锡予

xī yǔ [ xi yu]
繁体 錫予
注音 ㄒ一 ㄩˇ

词语释义

1.亦作"锡与"。 2.赐给。 3.指赐给的财物。

词语解释

  1. 亦作“ 锡与 ”。赐给。

    《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新唐书·王缙传》:“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锡与,不知纪极。” 郭沫若 《断断集·屈原时代》:“《左传·定四年》明明说 周武王 以 殷 民六族给 鲁公 伯禽 、 殷 民七族给 卫康叔 , 怀 姓九宗给 唐叔虞 ……老幼男女,父子妻孥一道与物品同时锡予,不是奴隶是什么呢?”

  2. 指赐给的财物。

    明 归有光 《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予尝读其家所藏书,皆天子使中贵人传语,恩旨丁寧,锡予优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锡与”。

⒉ 赐给。

《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汉班固《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 《新唐书·王缙传》:“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锡与,不知纪极。”
郭沫若《断断集·屈原时代》:“《左传·定四年》明明说周武王以殷民六族给鲁公伯禽、殷民七族给卫康叔,怀姓九宗给唐叔虞 ……老幼男女,父子妻孥一道与物品同时锡予,不是奴隶是什么呢?”

⒊ 指赐给的财物。

明归有光《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予尝读其家所藏书,皆天子使中贵人传语,恩旨丁寧,锡予优渥。”

锡予的网络释义

锡予

  • 亦作“ 锡与 ”。 .赐给。出自《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J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APH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3) 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4)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5)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如:锡杖

    动词

    (1) 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

    (2)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英文翻译

    tin, stannum; bestow,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sek3
    ◎ 潮州话:siah4

    宋本广韵

    yú,yǔ [y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C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NN
    四角: 172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I, me; to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