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锐
词语释义
锋锐
(1) 指兵刃尖锐快利
(2) 目光、言论等尖锐;敏锐
(3) 指勇往直前的气势
词语解释
刀剑锐利。《吴子·治兵》:“锋鋭甲坚,则人轻战。”
指锐利的刀剑。
唐 白居易 《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口譟雷霆,手操锋鋭。”
尖兵,前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又 乌丸 、 濊貊 ,皆足下同州,僕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鋭。’”
精兵。《陈书·高祖纪上》:“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鋭,令必死於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土兵》:“各边将领,又专倚家丁为锋鋭。”
指凌厉的气势。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赤眉新拔 长安 ,财赋日盛,锋鋭不可当也。”《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鋭,以安众心。”《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介胄之士桀驁难驯,乘其锋鋭,皆能竖尺寸於疆埸。”
指气势凌厉。
郭小川 《新路歌》:“我们就是这样,无比锋锐。”
指卓越的才能。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一:“同儕畏锋鋭,兄弟更驰逐。”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 洪卿 摧敛锋鋭,若不敢有所为。”
锋利;犀利。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 罗正伟 《清廷预备立宪》:“聪明俊伟之士,持偏激之学説,挟锋鋭之文字,发行报纸,刊刻书籍。”
引证解释
⒈ 刀剑锐利。
引《吴子·治兵》:“锋鋭甲坚,则人轻战。”
⒉ 指锐利的刀剑。
引唐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口譟雷霆,手操锋鋭。”
⒊ 尖兵,前锋。
引《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袁绍与瓚书曰‘……又乌丸、濊貊,皆足下同州,僕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鋭。’”
⒋ 精兵。
引《陈书·高祖纪上》:“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鋭,令必死於我。”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土兵》:“各边将领,又专倚家丁为锋鋭。”
⒌ 指凌厉的气势。
引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赤眉新拔长安,财赋日盛,锋鋭不可当也。”
《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鋭,以安众心。”
《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介胄之士桀驁难驯,乘其锋鋭,皆能竖尺寸於疆埸。”
⒍ 指气势凌厉。
引郭小川《新路歌》:“我们就是这样,无比锋锐。”
⒎ 指卓越的才能。
引宋苏辙《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一:“同儕畏锋鋭,兄弟更驰逐。”
宋叶适《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洪卿摧敛锋鋭,若不敢有所为。”
⒏ 锋利;犀利。
引宋叶适《徐德操墓志铭》:“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
罗正伟《清廷预备立宪》:“聪明俊伟之士,持偏激之学説,挟锋鋭之文字,发行报纸,刊刻书籍。”
锋锐的网络释义
锋锐
锋锐(克拉霉素分散片),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鼻咽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非典型肺炎;皮肤感染:脓疱病、丹毒、毛囊炎、疖和伤口感染。反义词
锋锐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夆
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2) 同本义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3)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4)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锋钲(利剑和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6)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7) 又如:针锋;笔锋;锋毫(毛笔的尖端)
(8) 队伍的前列
布常为军锋。——《史记·黥布列传》
(9) 又如:锋行(军队的先锋)
(10) 锐利的情势 。如:锋出(锋刃齐出,锐不可拒。用以比喻事物竟相兴起,层出不穷。同蜂出);锋不可当(指气势凌人、难以抵挡);锋侠(形容盛气凌人,任侠自雄的样子);锋气(锐气)
(11) ∶地表上分隔冷、暖气团的交线 。如:锋线;锋面
(12) 古农具名 。如:锋銛(犁锄之类农具)
(13) 通“蜂”。昆虫名。比喻众多
今三年之间,灾异锋起,大小毕具。——《汉书·谷永传》
形容词
锐利,尖锐 。如:锋戈(锐利的戈);锋骨(突出的骨头)
动词
用锋翻地
凡秋收之后…速锋之,地垣润泽而不坚硬。——《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
(2) 同本义
锐,芒也。——《说文》。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
(3) 精锐的军队或士卒
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战国策》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4)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武夫奋略,战士讲锐。——蔡邕《释诲》
(5) 力量,劲 。如:养精蓄锐
(6) 锐利的兵器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7) 姓
形容词
(1) 锋利
锐,利也。——《广雅》
锐喙决吻。——《周礼·考工记》
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荀子·赋》
柔而不刚,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训》
(2) 又如:锐兵(犀利的兵器);锐锋(利刃);锐居(锐利,锋利);锐喙(尖利的嘴巴)
(3) 精明 。如:锐密(敏锐而周密);锐达(敏锐而通达)
(4) 精锐
秦特出锐师取地而 韩随之。——《韩非子·存韩》
(5) 又如:锐旅(精锐部队);锐士(精锐的兵士);锐卒(精锐的士卒);锐师(精锐的军队);锐器(精良锐利的兵器);锐骑(精锐勇猛的骑兵)
(6) 物体下大上小 。如:锐头(尖脑袋);锐标(尖端,尖顶);锐上(尖形的额头);锐顶(头额隆起。比喻才华出众)
(7) 勇猛;急速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8) 又如:锐悍(勇猛强悍);锐将(勇猛善战的将领);锐景(迅疾的身影);锐进(迅速进军);锐很(猛烈而倔强);锐果(快速而果敢)
(9) 急切
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陆机《五等诸侯论》
(10) 坚定,坚决
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汉书·礼乐志》
(11) 又如:锐意;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