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锐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蠭锐”。
1.锋利。指兵力武器十分厉害。蜂,通“ 锋 ”。《新唐书·忠义传上·高叡》:“初虏至,有为 叡 计者:‘ 突厥 蠭鋭,所向无完,公不能亢,且当下之。’”
谓办事敏锐。
《新唐书·循吏传·李至远》:“ 至远 子 畬 ,字 玉田 ,少聪警。初歷 汜水 主簿,遇事蠭鋭,虽廝竖,一閲輒记姓名。”
引证解释
亦作“蠭锐”。
1.锋利。指兵力武器十分厉害。蜂,通“ 锋 ”。《新唐书·忠义传上·高叡》:“初虏至,有为叡计者:‘ 突厥蠭鋭,所向无完,公不能亢,且当下之。’”
谓办事敏锐。
《新唐书·循吏传·李至远》:“ 至远子畬 ,字玉田 ,少聪警。初歷汜水主簿,遇事蠭鋭,虽廝竖,一閲輒记姓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夆(
)声。本义:蜂,一种昆虫。有蜜蜂、胡蜂、细腰蜂等。特指“蜜蜂”)(2) 同本义
蜂,飞虫螫人者。——《说文》
蜂虿有毒。——《左传·僖公十二年》
蜂目而豺声。——《汉书·文元传》
蜜为液,蜂则阳物也。——《论衡·言毒》
(3) 又如:蜂虿(蜂与蝎子。泛指小毒虫);蜂臣(指蜂王以外的众蜂);蜂扇蚁聚(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起不了大作用)
(4) 特指蜜蜂 。如:蜂粉(蜜蜂采的花粉)
形容词
(1) 比喻众多成群
楚蜂起之将。——《史记·项羽本纪》
蜂午并起。——《汉书·刘向传》
谗言之徒蜂生。——《汉书·中山靖王胜传》
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广东军务记》
(2) 又如:蜂出(群拥而出);蜂至(群集而至);蜂溃(像蜂群四处飞散样逃亡);蜂出泉流(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蜂簇(群蜂簇拥)
(3) 通“锋”。兵器的尖端。引申为锐势,势头
今君起江东, 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将,为能复立 楚之后也。——《汉书·陈胜项籍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pung1 [台湾四县腔] pung1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pung1 [海陆丰腔] pung1 fung1 [东莞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pung1 bung1 [陆丰腔] pung1 [宝安腔] f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蓬 | 薄紅 | 並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bung | bʰ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
(2) 同本义
锐,芒也。——《说文》。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
(3) 精锐的军队或士卒
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战国策》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4)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武夫奋略,战士讲锐。——蔡邕《释诲》
(5) 力量,劲 。如:养精蓄锐
(6) 锐利的兵器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7) 姓
形容词
(1) 锋利
锐,利也。——《广雅》
锐喙决吻。——《周礼·考工记》
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荀子·赋》
柔而不刚,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训》
(2) 又如:锐兵(犀利的兵器);锐锋(利刃);锐居(锐利,锋利);锐喙(尖利的嘴巴)
(3) 精明 。如:锐密(敏锐而周密);锐达(敏锐而通达)
(4) 精锐
秦特出锐师取地而 韩随之。——《韩非子·存韩》
(5) 又如:锐旅(精锐部队);锐士(精锐的兵士);锐卒(精锐的士卒);锐师(精锐的军队);锐器(精良锐利的兵器);锐骑(精锐勇猛的骑兵)
(6) 物体下大上小 。如:锐头(尖脑袋);锐标(尖端,尖顶);锐上(尖形的额头);锐顶(头额隆起。比喻才华出众)
(7) 勇猛;急速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8) 又如:锐悍(勇猛强悍);锐将(勇猛善战的将领);锐景(迅疾的身影);锐进(迅速进军);锐很(猛烈而倔强);锐果(快速而果敢)
(9) 急切
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陆机《五等诸侯论》
(10) 坚定,坚决
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汉书·礼乐志》
(11) 又如:锐意;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