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碓

cuò duì [ cuo dui]

词语释义

斩断肢体的刑具。

词语解释

  1. 斩断肢体的刑具。

    《魏书·汝南王悦传》:“ 悦 为大剉碓置於州门,盗者便欲斩其手。”《隋书·刑法志》:“帝遂以功业自矜,恣行酷暴,昏狂酗醟,任情喜怒。为大鑊、长锯、剉碓之属,并陈於庭。”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女对冥事》:“廡下各列门户,或榜云‘鑊汤地狱’,或榜云‘剉碓地狱’。”

引证解释

斩断肢体的刑具。

《魏书·汝南王悦传》:“ 悦为大剉碓置於州门,盗者便欲斩其手。”《隋书·刑法志》:“帝遂以功业自矜,恣行酷暴,昏狂酗醟,任情喜怒。为大鑊、长锯、剉碓之属,并陈於庭。” 宋洪迈《夷坚乙志·张女对冥事》:“廡下各列门户,或榜云‘鑊汤地狱’,或榜云‘剉碓地狱’。”

锉碓的网络释义

锉碓

  • 锉碓是汉语词语,拼音是cuò duì,意思是斩断肢体的刑具。
  • 汉字详情

    cuò [cuo]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WWF
    五行:
    仓颉: OPOOG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坐声。本义:小釜,瓦锅)

    (2) 同本义

    锉,鍑也。——《说文》

    (3) 用钢制成的磨铜、铁等表面的或竹本的满布细突起的工具 。如:钢锉

    (4) 使用锉刀的动作或情况(如用于磨光或抛光)

    动词

    (1) 用锉刀磨平、磨光、切断 。如:锉掉粗糙的边缘

    (2) 挫折;挫伤

    且王欺于张仪,亡地汉中,兵锉蓝田,天下莫不代王怀怒。——《史记·楚世家》

    这厮锉吾锐气,推出斩之。——《西游记》

    英文翻译

    carpenter's file, file smooth

    方言集汇

    ◎ 粤语:co3
    ◎ 潮州话:co3

    宋本广韵

    duì [dui]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WYG
    五行:
    仓颉: MROG
    四角: 10615

    详细解释

    名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

    动词

    舂, 捣 。如:碓米(舂米)

    英文翻译

    pestl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i5 [沙头角腔]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4 [陆丰腔] doi5 [东莞腔] doi5 [海陆丰腔] doi5 [宝安腔] doi5 [台湾四县腔] doi5 [梅县腔] 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隊去聲合口一等tuɒituaih/tuoy

    锉碓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