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锱必较

zhū zī bì jiào [zhu zi bi jiao]

词语释义

形容非常小气。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荀子·富国》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RIY
五行:
吉凶:
仓颉: OPHJD
四角: 85790

详细解释

量词

(1) (形声。从金,朱声。从“金”与货币有关。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2) 同本义

虽分国如锱铢。——《礼记·儒行》

(3) 现代泰国基本货币单位

铢,权十分黍之重也。——《说文》

(4) ∶姓

形容词

(1) 钝,不锋利

其兵戈铢而无刃。——《淮南子·齐俗》

(2) 细微

陛下铢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辽史》

英文翻译

unit of weight, one twenty-fourth of a Chinese ounce (liang)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

[z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VLG
五行:
吉凶:
仓颉: OPVVW
四角: 82763

详细解释

量词

(1) (形声。从金,甾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 同本义

锱,六铢也。——《说文》

锱锤之冠。——《淮南子·说山》

八铢为锱。——《广韵》

铢六则锤,锤晖也;二锤则锱,锱炽也;二锱则两也。——《风俗风义》

虽分国如锱铢。——《礼记·儒行》。郑玄注:“八两曰锱。”

(2) 说法不一。等于6铢、8铢、12铢、6两或8两不等。引申为微小。如:锱毫(比喻细微处);锱介(比喻微小);锱锤(比喻微小之物);锱铢不爽(分毫不差)

英文翻译

8 oz;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宋本广韵

[bi]
部首: 440
笔画: 5
五笔: N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H
四角: 330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 标杆;标准

必,分极也。——《说文》

(3) 姓

动词

(1) 必须,一定要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

必为奇巧声动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

副词

(1) 必然,必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战国策·赵策》

(2) 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3) 必须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

倘偌;假如

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英文翻译

surely, most certainly; must

方言集汇

◎ 粤语:bit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海陆丰腔] bit7 [梅县腔] bit7 [沙头角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台湾四县腔] bit7 [陆丰腔] bit7 [宝安腔] bit7 [东莞腔] b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卑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pĭĕtpjit/pit
jiào [jiao]
部首: 405
笔画: 10
五笔: LUQY
五行:
吉凶:
仓颉: KQYCK
四角: 405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交声。本义: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

(2) 同本义

以其隧之半为之较崇。——《考工记·舆人》

猗重较兮。——《诗·淇澳》。释文:“车两旁上出轼者。”

(3) 又如:重较(两重横木)

(4) 车箱

金薄缪龙,为舆倚较。——《后汉书》

(5) 概略;大旨

此其大较也。——《史记·货殖列传》

斯其大较也。——嵇康《乐无哀乐论》

动词

(1) 较量

长短相较。——《老子》。释文:“较,较量深浅也。”

鲁人猎较。——《孟子·万章下》。注:“猎较者,田猎较夺禽兽。”

大车不较。——《史记·田完世家》。索隐:“较者,校量也。”

不敢与较。——《聊斋志异·促织》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宋· 苏洵《六国论》

较死为苦。——清· 林觉民《与妻书》

较前此之仳离。——《广东军务记》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较射(比较射技);较赛(比赛胜负);较艺(较量技艺);较估(比较估计);较量(比较衡量)

(3) 计较 。如:较正(计较;争论);较名(计较声名地位);较计(计较)

(4) 痊愈 。如:较可(疾病减轻;痊愈);较痊(痊愈)

(5) 用同“校”

(6) 考核;检验 。如:较阅(校阅);较对(校对核对);较覆(考核审查)

(7) 校勘,校订 。如:较正(校正;辩驳);较讹(校正错误)

(8) 辩驳,较证 。如:较议(驳议);较论(论说;谈论;分辩;争论);较正(辩论是非)

(9) 差,减轻 。如:较好(亦作“较痊”。病情减轻);较可(亦作“效可”。病情减轻,病愈)

(10) 通“角”。竞逐

鲁人猎较, 孔子亦猎较。——《孟子·万章下》。 赵岐注云:“猎较者,田猎相较夺禽兽,得之以祭,时俗所尚,以为吉祥

(11) 又如:较力(角力;比武);较猎(比赛谁打猎收获多);较竞(竞逐);较对(竞争对抗);较逐(角逐,竞争追求)

形容词

(1) 通“皎”。明显

较,明也。——《广雅》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史记·伯夷传》

白气较然。——《汉书·谷永传》

(2) 又如:较炳(较著。较明。显著明白);较然(明显的样子);较言(明白说明);较明(明显;明白);较近(明显切近)

(3) 正直

鹄之言较,较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仪礼·大射仪》

较兮。——《书·大传》。注:“谓直道者也。”

副词

略,稍为 。如:较别(特殊,特别);较亲(准确);较胜(准确;明白);水平较高;较约(概略);较略(大概;大体);较差

英文翻译

compare; comparatively, mo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3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