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鑐

kǎi xū [ kai xu]
繁体 鎧鑐
注音 ㄎㄞˇ ㄒㄨ

词语释义

铠甲和短衣。

词语解释

  1. 铠甲和短衣。

    《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鎧鑐,菹笠以当盾櫓。”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鑐当为襦,涉上鎧旁金而误。《説文》:‘鎧,甲也。’襦,短衣也。”

引证解释

⒈ 铠甲和短衣。

《管子·禁藏》:“被蓑以当鎧鑐,菹笠以当盾櫓。”
郭沫若等集校引王绍兰曰:“鑐当为襦,涉上鎧旁金而误。 《説文》:‘鎧,甲也。’襦,短衣也。”

汉字详情

kǎi [kai]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M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USU
四角: 82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豈声。本义:用以护身的铠甲战衣)同本义(用金属薄片缀成)

铠,甲也。——《说文》。段注:“古曰甲, 汉人曰铠。”

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金,谓之铠。——《周礼·考士记》疏

禁民不得挟弩铠。——《汉书·王莽传》

其铠胄精良。——《新唐书·吐蕃传》

铠胄皆镔铁。——《阎典史传》

(2) 又如:铠马(铠甲和战马。披有铠甲的战马。也称“铁马”);铠骑(穿铠甲的骑兵);铠胄(铠甲和头盔);铠袄(铠甲袍袄)

英文翻译

armor, chain mail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潮州话:kai2

宋本广韵

[xu]
部首: 806
笔画: 22
五笔: QFDJ
仓颉: CMBB
四角: 81127

英文翻译

bolt of a Chinese lock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俞平聲合口三等syo/sius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