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

tiě wàn [tie wan]
繁体 鐵腕
注音 ㄊ一ㄝˇ ㄨㄢˋ

词语释义

铁腕 tiěwàn

(1) 指强有力的手段或统治

iron hand

引证解释

⒈ 强有力的手。

明袁宏道《三教堂诗为杜总戎日章》:“将军起马上,铁腕风雷迅。”
巴金《奴隶的心》:“汽车快要挨到我的身子了,忽然一只铁腕抓住我的膀子往旁边一拖。”

⒉ 比喻强有力的管理措施。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您不见咱们厂好多干部都在学他的样子,学他的铁腕,甚至学他说话的腔调。在这样的厂长手下是会干出成绩来的。”

⒊ 比喻强有力的控制或统治。

茅盾《子夜》三:“荪甫常常打算毫无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
巴金《亡命》:“我每一想到蓝天的意大利,想到匍匐在法西斯铁腕下的人民,想到我那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我的整个心都要燃烧起来了。”

铁腕的国语词典

手段强而有力。

如:「他的铁腕作风,已使公司营运状况好转。」

铁腕的网络释义

铁腕 (汉语词汇)

  • 铁腕,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tiě wàn,指强有力的手段或统治,常常带有铁血或是不容辩驳、必须无条件的强制性,多指政治或经济方面。
  • 铁腕造句

    总经理施以铁腕,雷厉风行地改善了员工怠职的恶习。
    凯文以铁腕统治他的家庭,结果连他的妻子有时似乎也怕他。
    十年之后,金大中开始竞选总统,他几乎击败了铁腕总统朴正熙,并促使他修改宪法以保证其未来的统治。
    应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规定的形式进行立法,构建专门的民工工资支付法律制度,用法律铁腕整治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坚持铁腕反腐,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
    包下去的是责任,鼓励大家放开胆子大搞林业铁腕反腐之外,面对兰考严峻灾情的考验,关键时刻焦裕禄还敢于从实际出发拍板决策。
    突尼斯铁腕人物本阿里暗示说两者都不可能满足愤怒的民众们。
    中国拒绝确认该北朝鲜铁腕人物目前在中国,不过它暗示该新闻报道可能属实。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他远非如此温柔浪漫,而是以铁腕著称,坚持己见……若用一个词来评价他,那一定是“实干家”。
    辛弃疾这种铁腕也被指责为“黑打”,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湖北境内很快就“奸盗屏迹”,百姓拍手称快。
    雷厉风行,快人快语,人称“铁腕院长”,且“有先见之明”,能洞幽察微,及早建章立制,预防和遏制司法腐败。
    在系统各种兑换的帮助下,他从一个懵懵懂懂的临时总统,渐渐地成长为一个掌控了国内所有势力的铁腕人物,并带领着他们将十字皇冠的旗帜插遍每一个国家。
    在自己沦为受害者之前,摩尔和克朗默都是不容异己的宗教铁腕人物,廷代尔身上没有这样的污点。
    整治时常遇跟梢他是治理运渣车的铁腕。
    高铁建设要止损、要寻求最佳科学方案,必须打造民意不撒泼的一只科学铁碗、权力扳不倒的一副铁腕。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宣言报》认为,萨达姆所犯罪行骇人听闻,阿拉伯和国际社会一致认为萨达姆对人民实行铁腕统治,对他罪行的指控得到伊大多数人民的认同。
    我不反对你施铁腕纠正弊端,但切忌矫枉过正,否则为害可能更大。
    应对死性不改、失去人性的食品违法犯罪,唯有拿出铁腕手段,才能把食品经营者的良心“逼”回原点。
    这里边不仅有宗教狂热分子,还包括各色部族军阀和独霸一方的铁腕人物。
    但他也并非铁腕到底,常常顾及一线警察的辛酸,想方设计为基层干警争取些利益。

    汉字详情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

    wàn [wan]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EPQB
    仓颉: BJNU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宛声。本义: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2) 同本义

    (3) 又如:腕表(手表);腕脱(手腕脱位。形容书写忙迫紧张);腕钏(手镯);腕法(写字用腕的方法);腕头(犹言手上);腕阑(手镯类的饰物)

    (4) 和臂相仿的任何某些突起物

    (5) 海百合的放射线

    (6) 头足类的触手

    (7) 似触手的突起物

    (8) 某些水母脑内的白色带状物

    (9) 构成鳃足类触手冠的任意卷曲的肌肉附肢

    (10) 串。用于连贯起来可以绕在手腕上的东西

    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与秀才权为信物。——元· 武汉臣《玉壶春》

    (11) 手段;伎俩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元· 张雨诗

    动词

    腕,握也。——《集韵》

    英文翻译

    wrist

    方言集汇

    ◎ 粤语:w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n3 wan3 [东莞腔] won3 [台湾四县腔] won3 wan3 [客英字典] von3 van3 [梅县腔] won3 [宝安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貫去聲合口一等ʔuɑnquanh/u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