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 [wan]
部首 月部(月部)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月部(月部),总笔画12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8155
仓颉 BJNU
郑码 QWRY
四角号码 73212
电码 5205
区位码 4583
姓名学
五笔 EPQB
注音 ㄨ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5114453545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手腕、悬腕、大腕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肉,宛声。本义: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2. 同本义

  3. 又如:腕表(手表);腕脱(手腕脱位。形容书写忙迫紧张);腕钏(手镯);腕法(写字用腕的方法);腕头(犹言手上);腕阑(手镯类的饰物)

  4. 和臂相仿的任何某些突起物

  5. 海百合的放射线

  6. 头足类的触手

  7. 似触手的突起物

  8. 某些水母脑内的白色带状物

  9. 构成鳃足类触手冠的任意卷曲的肌肉附肢

  10. ∶串。用于连贯起来可以绕在手腕上的东西

    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与秀才权为信物。——元·武汉臣《玉壶春》

  11. 手段;伎俩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元·张雨诗

〈动〉

  1. 腕,握也。——《集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宛声。本义: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2) 同本义

(3) 又如:腕表(手表);腕脱(手腕脱位。形容书写忙迫紧张);腕钏(手镯);腕法(写字用腕的方法);腕头(犹言手上);腕阑(手镯类的饰物)

(4) 和臂相仿的任何某些突起物

(5) 海百合的放射线

(6) 头足类的触手

(7) 似触手的突起物

(8) 某些水母脑内的白色带状物

(9) 构成鳃足类触手冠的任意卷曲的肌肉附肢

(10) 串。用于连贯起来可以绕在手腕上的东西

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与秀才权为信物。——元· 武汉臣《玉壶春》

(11) 手段;伎俩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元· 张雨诗

动词

腕,握也。——《集韵》

英语翻译

wrist

方言集汇

◎ 粤语:w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n3 wan3 [东莞腔] won3 [台湾四县腔] won3 wan3 [客英字典] von3 van3 [梅县腔] won3 [宝安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on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貫去聲合口一等ʔuɑnquanh/uann

百度释义

(名)(~子;~儿)胳膊下端跟手掌相连接的可以活动的部分。

现代汉语词典

腕wàn
(名)(~子;~儿)胳膊下端跟手掌相连接的可以活动的部分。

康熙字典

腕【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貫切,音惋。《說文》本作掔。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

與捥同。《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掔【卷十二】【手部】

固也。从手臤聲,讀若《詩》“赤舃掔掔”。苦閑切〖注〗臣鉉等曰:今別作慳。非是。

说文解字注

(掔)固也。掔之言堅也、緊也。謂手持之固也。或叚借爲牽字。如史記鄭襄公肉袒掔羊、卽左傳之牽羊也。俗用慳吝字。亦爲掔之俗。从手。臤聲。苦閑切。十四部。讀若詩赤舄掔掔。掔掔當依豳風作几几。傳曰。几几、絇皃。掔在十二部。几在十五部。云讀若者、古合音也。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