钲鼙

zhēng pí [ zheng pi]
繁体 鉦鼙
注音 ㄓㄥ ㄆ一ˊ

词语释义

即钲鼓。

词语解释

  1. 即钲鼓。

    《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 吕延济 注:“鉦,金声也;鼙,鼓也。” 清 顾炎武 《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溼楼船,湖上闻鉦鼙。”参见“ 鉦鼓 ”。

引证解释

⒈ 即钲鼓。参见“鉦鼓”。

《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
吕延济注:“鉦,金声也;鼙,鼓也。”
清顾炎武《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溼楼船,湖上闻鉦鼙。”

钲鼙的网络释义

钲鼙

  • zhēng pí
  • ㄓㄥ ㄆㄧˊ
  • 钲鼙:即钲鼓。
  • 《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钲鼙震於阃宇,锋镝流乎绛阙。” 吕延济 注:“钲,金声也;鼙,鼓也。”
  • 清 顾炎武 《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溼楼船,湖上闻钲鼙。”
  • 汉字详情

    zhēng,zhèng [zheng]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MYM
    四角: 817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乐器名。形如钤,有柄可执,行军时用

    钲,铙也,似铃,柄上下通。——《说文》

    钲,铃也。——《广雅·释器》

    司铎授钲。——《东京赋》

    方叔率止,钲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2) 又如:钲鼓(古时行军击钲使士兵肃静,击鼓使士兵前进。后用钲鼓为军事的代称);钲歌(即铙歌,军乐);钲人(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钲鞞搭酃?

    (3) 钟身正面的上部

    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 程瑶田云:‘鼓上,为钟体之上段正面也,谓之钲。’”

    英文翻译

    kind of gong used in ancient times by troops on the mar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

    [pi]
    部首: 1301
    笔画: 21
    五笔: FKUF
    五行:
    仓颉: GEHW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3) 小鼓 。如:鼙鼓(小鼓与大鼓)

    英文翻译

    drum carried on horse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pi2 [客英字典] bi1 pi2 [梅县腔] bi1 pi2 [台湾四县腔] bi1 pi2
    ◎ 潮州话:b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部迷齊開平聲開口四等bʰieibe/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