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修

jūn xiū [ jun xiu]
繁体 鈞修
注音 ㄐㄨㄣ ㄒ一ㄡ

词语释义

全面安排。

词语解释

  1. 全面安排。

    《管子·立政》:“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钧修焉。”一本作“均修”。

引证解释

⒈ 全面安排。一本作“均修”。

《管子·立政》:“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钧修焉。”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Q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PIM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形容词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纯一 。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英文翻译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xiū [xiu]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H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LHH
四角: 272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彡( shān),攸( 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 同本义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4) 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轒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 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修娖(整理修补);修完补辑(修葺整治;补缀损缺);修月(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6) 兴建;建造

钟鼓不修。——《吕氏春秋·先已》

乃重修岳阳楼。——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修堤梁,通沟浍。——《荀子·王制》

(7) 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构(修建);修废(兴复废业);修营(修建);修辟(修整开垦)

(8) 学习、锻炼和培养

修武之德。——《国语·晋语》

束发修学。——《汉书·叙传下》

一善易修。——唐· 韩愈《原毁》

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

(9) 又如:修省(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反省自己);修省退悔(修身反省,退而自悔);修己(自我修养)

(10) 修行 。如:修积(行善积德);修服(指道教的修炼服气。服气,即吐纳);修持(持戒修行);修真(道教指学道修行为修真)

(11) 整治

管子修之。——《史记·货殖列传》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2) 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备);修文(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修近(整顿内务);修言(统一号令);修事(治理政事)

(13) 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地之不休。——《国语·吴语》。注:“垦也。”

修其宗庙。——《礼记·中庸》。注:“谓埽粪也。”

(14) 又如:修全(补救;变通);修削(进攻;砍杀);修禊(古代习俗,在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以祓除不祥)

(15) 编纂;撰写;写

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北史·序传》

(16) 又如:修撰(编辑又指掌修国史的官);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修札(写信)

(17) 设。置备

修其簠簋。——《国语·周语》。注:“备也。”

(18) 又如:修名(修刺。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修馔(准备饭食)

(19) 循;遵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0) 又如:修今(拘守现状);修古(遵行古道);修本(犹溯源);修名(循名,依照名称)

(21) 通“休”。休整;休养 。如:修摄(保养;调护);修鳞养爪(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22) 修订,修改,改正

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形容词

(1) 长

修,长也。——《广雅》

德惠修长。——《史记·秦始皇纪》。索隐:“修亦长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巨身修尾。——《聊斋志异·促织》

庞然修尾。

(2) 又如:修龄(长龄,长寿);修短固天(生命的长短本由天定);修亘(连绵不断);修篁(修筠。长长的竹子)

(3) 高;大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修茂(树木高而繁茂);修波(大波);修峻(高峻);修雅(高雅,不粗俗);修皙(身材高而皮肤白)

(5) 远 。如:修阻(路途遥远而阻隔)

(6) 善;美好

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

(7) 又如:修名(美好的名声);修直(高尚正直);修眸(漂亮的眼睛;美目);修禀(良好的禀赋)

名词

(1) 通“脩”。致送师长的酬金

降说屦,升坐修。——《礼记·乡饮酒义》。钱宫詹云:“即仪礼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2) 又如:修金(学费);修脡(旧指送给老师的薪金。修,通“脩”。干肉);修脯(旧时称送给教师的礼物或酬金);修馔(教师的薪金及饭食。修,通脩,束修)

(3) 修正主义 。如:防修反修;帝、修、反

(4) 姓

英文翻译

study; repair; cultiv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u1 [客英字典] siu1 [东莞腔] siu1 [梅县腔] siu1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xiu1 xiu3 [海陆丰腔] siu1 [陆丰腔] siu1 [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s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流平聲開口三等siu/sious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