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

zhōng dìng [ zhong ding]
繁体 鐘定
注音 ㄓㄨㄥ ㄉ一ㄥˋ

词语释义

指夜深人静时刻。古代亥时(相当于午后九时至十一时)以后﹐人们开始安息﹐称为人定。人定鸣钟为信﹐故称。

词语解释

  1. 指夜深人静时刻。古代亥时(相当于午后九时至十一时)以后,人们开始安息,称为人定。人定鸣钟为信,故称。

    唐 喻凫 《游云际寺》诗:“阁寒僧不下,鐘定虎常来。” 前蜀 张蠙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诗:“鐘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引证解释

⒈ 指夜深人静时刻。古代亥时(相当于午后九时至十一时)以后,人们开始安息,称为人定。人定鸣钟为信,故称。

唐喻凫《游云际寺》诗:“阁寒僧不下,鐘定虎常来。”
前蜀张蠙《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诗:“鐘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钟定的网络释义

钟定

  • 钟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ōng dìng,是指夜深人静时刻。
  •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K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L
    四角: 857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如:早晨七点钟

    名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量词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动词

    (1) 集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英文翻译

    clock; bell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宋本广韵

    dìng [ding]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GH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YO
    四角: 308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定,安也。——《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3) 又如:定迭(定叠。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动词

    (1) 使安定

    以定王国。——《诗·小雅·六月》

    定身以行事。——《国语·晋语二》

    秦岁定。——《国语·晋语三》

    吾定而禄爵。——《国语·晋语九》

    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吕氏春秋·孝行》

    (2) 又如:定国(安定国家)

    (3) 平定

    行略定秦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

    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 籍之力也。

    天下已定。——汉· 贾谊《过秦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 陆游《示儿》

    (5) 又如:定乱(平定祸乱)

    (6) 奠定

    臣观自古帝受定鼎,皆欲传之万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高祖以圣武定鼎。——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7) 又如:定鼎(奠定国都;建立王朝);定功(建立功业);定业(奠定国家大业);定霸(奠定霸业)

    (8) 决定

    始欲作“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宋· 胡仔《苔溪渔隐丛话》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定方针;定法(决定法则);定见(作决定);定谋(决定谋略)

    (10) 确定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司马迁《报任安书》

    割地定制。——汉· 贾谊《治安策》

    (11) 又如:一言为定;约定俗成;定名;定分(确定名分);定在(固定住处);定归(确定,定准)

    (12) 规定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

    (13) 又如:定科(明确规定的法令条例);定令(制定法令); 定法(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定例(制定条例);定拟(起草制定)

    (14) 约定签定,缔结

    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又如:定婚(订立婚约)

    (16) 止;停止

    乱靡有定。——《诗·小雅·节南山》

    反而定三革。——《荀子·儒效》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 判定,断定

    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副词

    (1) 一定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定不得(没准头;说不定)

    (3) 到底;究竟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世说新语·言语》

    (4) 又如:定归(确定,定准)

    英文翻译

    decide, settle, 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eng6 di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n5 [台湾四县腔] tin5 [客语拼音字汇] tin4 [陆丰腔] tin6 [客英字典] tin5 [宝安腔] tin3 [沙头角腔] tin5 [海陆丰腔] tin6 [东莞腔] t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六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徑青開去聲開口四等dengh/denqdʰ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