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

zhēn fēng [ zhen feng]
繁体 針鋒
注音 ㄓㄣ ㄈㄥ

词语释义

1.亦作"针锋"。 2.针尖。亦喻细微。

词语解释

  1. 亦作“鍼锋”。针尖。亦喻细微。

    《淮南子·主术训》:“夫权衡轻重,不差蟁首;扶拨枉橈,不失鍼锋。”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鍼锋”。针尖。亦喻细微。

《淮南子·主术训》:“夫权衡轻重,不差蟁首;扶拨枉橈,不失鍼锋。”
南朝梁元帝《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针锋的国语词典

针尖。比喻细微之处。

如:「针锋相对」。

针锋的网络释义

针锋

  • 针锋(针锋)
  • 亦作“针锋”。 针尖。亦喻细微。《淮南子·主术训》:“夫权衡轻重,不差蟁首;扶拨枉桡,不失针锋。” 南朝 梁元帝 《谢敕送齐王瑞像还启》:“瞻彼堵墙,不足为喻;立处针锋,弗云易拟。”
  • 针锋造句

    他大义凛然地走上公堂,和汉奸卖国贼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些差异相对来说很小,比如圆括号代替了尖括号;而另一些则是针锋相对的。
    我俩都参加了这场针锋相对的辩论。
    你在你的城池,我无意间攻城掠地,与你针锋相对!郭敬明。
    罗香林的“紫金说”提出之后,一直与“东莞说”针锋相对,故而产生了关于孙中山祖居地的争论。
    澄打电话问我怎么样,我告诉她江山依旧,云开日出,那边找不到适当的话针锋相对,停顿了几秒,说事情近日总部要通告。
    在骂完她后,你转过身开始骂你的妻子,你责怪她把咖啡杯放得离桌子边缘太近了,紧接着是一段针锋相对的火爆场面,你愤怒的离开去换你的衬衫。
    尽管和蛮横的老板针锋相对经常会奏效,但它也有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
    蜀地某山寨服装设计师刘立勤变身了,一盒玲珑绣针锋芒露,千丝百慧丝绣红!一部关于变身和刺绣的故事。
    反动警察审讯她时,她针锋相对地对诬告提出强烈抗议。
    我们要同破坏公物的行为做针锋相对的斗争。
    不过,在儒家内部却有很大分歧,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针锋相对。
    充分见识了基层的民主,剑拔弩张、针锋相对。
    “地排式房屋结构”与“墙排产品”出现了针锋相对的矛盾。
    但女性的恋物不一定针锋相对,例如没有多少女性会迷恋男性的劳保鞋。
    被压迫民族以牙还牙,同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为了防止激动,一切独断自信的陈述和针锋相对的争议后来都在禁止之例。
    辩论双方针锋相对,有攻有守,精采极了。
    的关系相似,看似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甚或羽翼相辅。
    如今知道太子出手,吐故纳新他不管,他只知道跟钱没仇,一想多年经营、盘根错节的买卖可能被连根铲了,针锋相对是必然。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7
    五笔: QF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J
    四角: 847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 同本义

    (3)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鍼,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鍼治繲,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4)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鍼缕”、“鍼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比喻细微之物);针尖不倒(指手不停针);针衣(藏针用的带)

    (5) 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鍼石运乎手爪。——《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6) 又如:针石(用以治病的石针);针艾(即针灸);针膏(针饵。针灸和药物);针剂(针灸和药剂)

    (7) 针状的东西。如:针芒(针尖。比喻细微。也作“鍼芒”);针水(稻种发芽后其芽露出水面);针列(密集如细针排列)

    (8) 刻度盘上的指针 。如:时针,分针,秒针;针路(罗盘针指的航路)

    (9) 缝衣服、编织时,针穿布的一下 。如:在袜子上缝两针;织漏一针;伤口缝了四针

    动词

    (1) 缝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2) 又如:针线娘(替富人做针线活儿的妇女);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儿);针指(缝纫、刺线之类的针线活计);针姑(制衣之神);针女(缝纫女工);针匠(裁缝);针纫(缝纫);针妇(俗名纺织娘。即络纬);针绝(绝妙的缝纫、刺绣手艺);针缀(缝纫)

    (3) 刺

    鍼,刺也。——《广雅》

    针之立死。——《物类相感志》

    (4) 又如:针笔匠(在人身上刺画花纹的技师);针史(唐末无赖之徒于身上刺字,录入文字或记经历,称为“针史”);针绣(刺绣)

    (5) 以针刺治病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志》

    (6) 又如:针治(针灸治病);针科(针灸科);针师(针灸医师)

    英文翻译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宋本广韵

    fēng [feng]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TDH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PHEJ
    四角: 877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夆 fēng声。本义: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2) 同本义

    底厉锋锷。——《汉书·萧望之传》

    (3) 又如:锋端(指刀剑等兵器的刃口);锋镝(刀刃和箭头。泛指武器);锋锷(锋刃。泛指刀剑)

    (4) 借指刀、剑等有刃的兵器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锋钲(利剑和铜钲);锋栝(刀与箭。引申为战争);锋矢(刀和箭)

    (6) 泛指器物尖锐犀利的部分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梦溪笔谈》

    (7) 又如:针锋;笔锋;锋毫(毛笔的尖端)

    (8) 队伍的前列

    布常为军锋。——《史记·黥布列传》

    (9) 又如:锋行(军队的先锋)

    (10) 锐利的情势 。如:锋出(锋刃齐出,锐不可拒。用以比喻事物竟相兴起,层出不穷。同蜂出);锋不可当(指气势凌人、难以抵挡);锋侠(形容盛气凌人,任侠自雄的样子);锋气(锐气)

    (11) ∶地表上分隔冷、暖气团的交线 。如:锋线;锋面

    (12) 古农具名 。如:锋銛(犁锄之类农具)

    (13) 通“蜂”。昆虫名。比喻众多

    今三年之间,灾异锋起,大小毕具。——《汉书·谷永传》

    形容词

    锐利,尖锐 。如:锋戈(锐利的戈);锋骨(突出的骨头)

    动词

    用锋翻地

    凡秋收之后…速锋之,地垣润泽而不坚硬。——《齐民要术》

    英文翻译

    point of spear, sharp poi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