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zhēn jiǔ [zhen jiu]
繁体 針灸
注音 ㄓㄣ ㄐ一ㄡ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针灸,针灸疗法 zhēnjiū,zhēnjiū liáofǎ

(1)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词语解释

  1. 亦作“鍼灸”。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鍼灸。”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被疾病则遽针灸。”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 道宗 在阵损足,帝亲为针灸。”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毕》:“宗气营卫,有生之常,鍼灸之外,汤药至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鍼灸”。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鍼灸治之而皆已。”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鍼灸。”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被疾病则遽针灸。”
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道宗在阵损足,帝亲为针灸。”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持素毕》:“宗气营卫,有生之常,鍼灸之外,汤药至齐。”

针灸的国语词典

一种中医疗法。为针法和灸法的合称。用特制的金属针,或燃烧的艾绒,刺激经脉穴道治疗疾病。也作「针灸」。

针灸的网络释义

针灸

  •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针灸造句

    水针,也就是穴位注射,是近年改良的一种方便的现代化针灸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浩令医院的医生们见识到了中医针灸术在抢救急症险症上的神奇效果。
    介绍隐白穴的临床针灸方法、适应症、注意事项及临床运用。
    更重要的,该受体释放的一种化合物与利于疼痛缓解,这一发现可能引导出增强针灸效力的药物的发现。
    有时候推拿会和针灸双管齐下,让你的气在经络中流动更顺畅。
    目的统计短刺加温针灸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我希望,这一假设能引起一些科学家对针灸的兴趣,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钟彧针灸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很多都是身份背景十分深厚的人物,只不过钟彧秉承的是中医厚朴待人的医风,对于这种借力的事情不屑为之。
    君不见全盘西化的天朝,武术成为了舞术,中医在一次次被打击之后走上了中西医结合,针灸都成了医疗保健工具,慢慢退出江湖了。
    一旦被诊断为跟腱炎卡伦尝试各种治疗,包括理疗,针灸,整骨疗法。
    本实用新型可进行针灸、按摩、叩打多种保健操作,使用省力,准确度高。
    针灸结合高电位疗效优于药物组。
    患者应对大抒穴、京骨穴还有昆仑穴进行针灸。
    治疗方法除服用方剂和丸、、、外,也采用针灸。
    中部城区一家减肥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按摩、艾炙、针灸等方式疏通经络,可以调理气血实现减肥。
    收集了二十四史目录中有关针灸书目的史料,论述了正史目录在针灸医学史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据介绍,用“锗”主要原料,加上中药的针灸方法,九宝贴治疗药性可说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效果,在中西医圈里都算得上是比较知名的药品。
    那好吧,不过我哥什么这么没用啊?我爷爷以前为别人针灸时,轻松易举,手到拈来,一天下来都没事,他什么只针灸二十四针,就已经累成这样了。
    多年来,我参加了多种睡眠的研究和疗程:认知行为疗法、过敏测试、饮食疗法、瑜伽疗法、熏香按摩、针灸疗法以及抗黑变激素疗法等等。
    典型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中草药,和练习。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7
    五笔: QF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J
    四角: 847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 同本义

    (3)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鍼,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鍼治繲,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4)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鍼缕”、“鍼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比喻细微之物);针尖不倒(指手不停针);针衣(藏针用的带)

    (5) 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鍼石运乎手爪。——《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6) 又如:针石(用以治病的石针);针艾(即针灸);针膏(针饵。针灸和药物);针剂(针灸和药剂)

    (7) 针状的东西。如:针芒(针尖。比喻细微。也作“鍼芒”);针水(稻种发芽后其芽露出水面);针列(密集如细针排列)

    (8) 刻度盘上的指针 。如:时针,分针,秒针;针路(罗盘针指的航路)

    (9) 缝衣服、编织时,针穿布的一下 。如:在袜子上缝两针;织漏一针;伤口缝了四针

    动词

    (1) 缝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2) 又如:针线娘(替富人做针线活儿的妇女);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儿);针指(缝纫、刺线之类的针线活计);针姑(制衣之神);针女(缝纫女工);针匠(裁缝);针纫(缝纫);针妇(俗名纺织娘。即络纬);针绝(绝妙的缝纫、刺绣手艺);针缀(缝纫)

    (3) 刺

    鍼,刺也。——《广雅》

    针之立死。——《物类相感志》

    (4) 又如:针笔匠(在人身上刺画花纹的技师);针史(唐末无赖之徒于身上刺字,录入文字或记经历,称为“针史”);针绣(刺绣)

    (5) 以针刺治病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志》

    (6) 又如:针治(针灸治病);针科(针灸科);针师(针灸医师)

    英文翻译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宋本广韵

    jiǔ [jiu]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QY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OF
    四角: 27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2) 同本义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3) 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4) 烧灼 。如:灸灼(烧灼);灸发(烧灼头发)

    (5) 拄,支撑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6) 堵塞

    英文翻译

    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u3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3 gui3 [东莞腔] giu5 [梅县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iux/kiovk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