鐻鍝

jù yú [ ju yu]

词语释义

1.穿耳而垂带金银耳环。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装饰。

词语解释

  1. 穿耳而垂带金银耳环。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装饰。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 李贤 注:“《山海经》曰:‘ 神武罗 穿耳以鐻。’ 郭璞 注云:‘金银器之名,未详形制。’……《埤苍》曰:‘鍝,锯也。’案今夷狄好穿耳以垂金寳等,此并谓夷狄之君长也。”参见“ 鐻耳 ”。

引证解释

穿耳而垂带金银耳环。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装饰。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 李贤注:“《山海经》曰:‘ 神武罗穿耳以鐻。’ 郭璞注云:‘金银器之名,未详形制。’……《埤苍》曰:‘鍝,锯也。’案今夷狄好穿耳以垂金寳等,此并谓夷狄之君长也。”参见“ 鐻耳 ”。

鐻鍝的网络释义

鐻鍝

  • 词语解释
  • jù yú ㄐㄨˋ ㄧㄩˊ
  • 鐻鍝
  • 穿耳而垂带金银耳环。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装饰。《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 李贤 注:“《山海经》曰:‘ 神武罗 穿耳以鐻。’ 郭璞 注云:‘金银器之名,未详形制。’……《埤苍》曰:‘鍝,锯也。’案今夷狄好穿耳以垂金寳等,此并谓夷狄之君长也。”参见“ 鐻耳 ”。
  • 汉字详情

    [ju]
    部首: 806
    笔画: 21
    五笔: QHAE
    仓颉: CYPO
    四角: 81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乐器,夹置钟旁,为猛兽形,本为木制,后改用铜铸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2) 同“虡” 。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

    英文翻译

    drumstick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ke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3 gi3 [客英字典] gi3 gi2 [台湾四县腔] ki3 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強魚平聲開口三等gʰĭogio/giv
    [yu]
    部首: 806
    笔画: 17
    五笔: QJMY
    仓颉: CWLB
    四角: 8612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虞俱平聲合口三等ŋĭungyo/ng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