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野马
1. 未经人驯养的马,如蒙古野马(又名普氏野马Przhevalski’s horse)
2. 逃到野外生活的家马。
3. 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
词语解释
兽名。一种野生的马。
《逸周书·王会》:“请令以橐駞、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 朱右曾 校释:“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战国策·宋卫策》:“ 智伯 欲伐 卫 ,遗 卫 君野马四百。”目前我国北方仍有出产。国务院规定,列为保护动物,严禁捕猎。
兽名。貉的俗称。
明 陈禹谟 《四书名物考》:“ 楚 蜀 界中多貉,俗名野马。”
指野性不驯的马。
唐 韩愈 《招扬之罘》诗:“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宋 苏轼 《次韵张恕春暮》:“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红楼梦》第八二回:“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
指野外蒸腾的水气。
《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郭象 注:“野马者,游气也。” 成玄英 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藪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 元 麻革 《送杜仲梁东游》诗:“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扬。”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下》:“今精气被於水土卉木以成物矣,某游魂则散乎无形埒之宇,归乎野马。”一说,野马即尘埃。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野马” 孙星衍 校正:“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野马” 孙星衍 校正:“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 闻一多 《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野马亦尘埃耳。《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 南朝 梁 虞羲 《赠何郎》诗:“向夕秋风起,野马杂尘埃。” 唐 韩偓 《安贫》诗:“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清 赵翼 《闻秦蜀兵夹击流贼奏捷喜赋》诗:“醉人味似糟猪肉,殤鬼魂为野马尘。”
引证解释
⒈ 兽名。一种野生的马。目前我国北方仍有出产。国务院规定,列为保护动物,严禁捕猎。
引《逸周书·王会》:“请令以橐駞、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
朱右曾校释:“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
《战国策·宋卫策》:“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
⒉ 兽名。貉的俗称。
引明陈禹谟《四书名物考》:“楚蜀界中多貉,俗名野马。”
⒊ 指野性不驯的马。
引唐韩愈《招扬之罘》诗:“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宋苏轼《次韵张恕春暮》:“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红楼梦》第八二回:“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
⒋ 指野外蒸腾的水气。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野马”
引《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郭象注:“野马者,游气也。”
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藪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
元麻革《送杜仲梁东游》诗:“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扬。”
章炳麟《訄书·原教下》:“今精气被於水土卉木以成物矣,某游魂则散乎无形埒之宇,归乎野马。”
一说,野马即尘埃。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野马”
孙星衍校正:“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野马” 孙星衍校正:“或问:‘游气何以谓之野马?’答云:‘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尘也。’”
闻一多《古典新义·庄子内篇校释》:“野马字盖即沙漠之漠……野马亦尘埃耳。 《庄子》盖以野外者为野马,室中者为尘埃,故两称而不嫌。”
南朝梁虞羲《赠何郎》诗:“向夕秋风起,野马杂尘埃。”
唐韩偓《安贫》诗:“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
清赵翼《闻秦蜀兵夹击流贼奏捷喜赋》诗:“醉人味似糟猪肉,殤鬼魂为野马尘。”
野马的国语词典
野生的马。
野马的网络释义
野马 (词语释义)
野马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如:视野;分野
形容词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1 ra3 [客英字典] ja3 ja1 [沙头角腔] ja3 [台湾四县腔] ja1 ja3 [陆丰腔] ja1 [宝安腔] ja1 ja3 [梅县腔] ja1 ja5 [东莞腔]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1 ya3
◎ 潮州话:i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野 | 承與 | 常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zjox/zjvv | ʑ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