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釉质
(1) 齿冠表面的一层硬光滑物质,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此外还含有氟和一些有机质。也叫“珐琅质”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齿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此外还含有氟和一些有机质。也叫珐琅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它们的上颌已经有牙齿了,所以长牙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如牙釉质、牙本质和其他。
2、在18件样本上检测了氧和锶的同位素。这两种元素在牙齿成型时,会固定在牙釉质上。
3、依据是在一个地质区域内主要的锶同位素在被生活在该地的个体消化以后会被融进牙齿的釉质中。
4、培育的牙齿还具备正常牙齿的所有组成成分,包括釉质、齿冠和牙根,以及使其固定于骨头的结缔组织纤维。
5、但牙医提醒说,有些方法可能会损伤覆盖在牙齿上的牙釉质,反而让牙齿显得更黑。
6、你需要食物,特别是甜食和粘性食物,你口腔中的细菌就会利用它产酸并损害牙釉质(牙齿表面光亮的那一层)。
7、专家提醒,网上流传的用苏打粉、灰末和过氧化氢进行牙齿美白的方法,若没有牙医的指导,会损伤牙釉质,给牙齿带来永久的伤害。
8、他们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测定了辐射对牙釉质的影响。
9、首先,氟能够使你牙齿的釉质更坚固,同时降低酸性的腐蚀程度。
10、几分钟之后用清水漱口,因为长期接触柠檬酸对牙釉质有伤害。
11、当龋坏扩散破坏到釉质下方,就进入了牙本质。
12、但是如果龋坏继续进行穿过表面的牙釉质,将会形成永久性损害。
13、随后不久发现了在牙膏中添加氟和氟化物可以加强牙釉质抵御腐蚀。
14、通过对牙釉质分析,她以水果,坚果及树叶为食。
15、磷灰石是牙齿釉质和骨矿的主要成分。
16、当这些酸溶解牙齿外层的保护层-釉质层,龋坏就开始了。
17、根据牙釉质的碳14比率,他们推算出受害人生于1955年至1961年间。
18、该技术着眼于牙釉质中放射性碳14与稳定性碳12的比率。
19、而酸的持续攻击可以破坏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导致龋坏。
20、许多人认为氟跟牙釉质中的主要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厚厚的、抗蛀龋的保护面。
21、当蛀坏到突破了牙釉质层,龋齿就形成。
22、反复的胃酸呕吐会严重损坏牙釉质。
23、最近表明,小孩子的牙釉质极易受酸侵蚀。
24、如果不治疗,龋坏会继续发展,穿过牙齿外面的牙釉质层,穿过牙本质层进入髓腔或者牙齿的神经。
25、但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人来说,一旦知道其牙釉质何时形成,还有第二项技术能提供其相当确切的年龄(精确到一年内)。
26、“酸会损伤牙釉质,使其软化。”Dr.Jones说。
27、牙釉质(enamel)是牙齿外面晶体一样的硬硬的一层。
28、酸可以攻击牙齿表面晶体样的物质(牙釉质)。
引证解释
⒈ 覆盖在齿冠外层的极坚硬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有保护牙齿免受磨损、腐蚀的作用。也叫珐琅质。
釉质的网络释义
釉质
釉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采(
),由声。采象兽指爪分别之形。义为分辨。本义:是覆盖在陶器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同本义 。如:彩釉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5 [台湾四县腔] ju5 [东莞腔] jiu3 [客英字典] ju5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宝安腔] jui5 ju5 [梅县腔] j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狖 | 余救 | 以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jĭəu | juh/jow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斦(
)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2) 同本义
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
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
(4) 通“诘”(
)。问;诘问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6) 双方对质,验证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7) 又如:质验(验证;勘验);质凭(证实);质审(质对审讯)
(8) 评断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9) 又如:质成(请人评断事情的是非);质律(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名词
(1) 抵押品;人质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 又如:质馆(安置人质的馆舍);质布(质人向犯约者所收的罚金,称为“质布”);质婆(作人质的妇女);质留(扣留作为人质);质宫(人质的居室);质任(人质和任子)
(3) 盟约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并质共剂。——《后汉书》
(5) 又如:质剂(古代贸易的券契);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凭证);质契(契约,契据)
(6) 箭靶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器胜策》
(7) 又如:质的(射侯。箭靶)
(8) 素质;本质;禀性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9) 又如:质像(资质仪表);质性(资质,本性)
(10) 物质;事物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1) 形体
骈门裸质。——《南齐书》
(12) 又如:质辞(仪表言辞);质貌(形体相貌);质干(躯体);质象(形体);质状(形状;体态)
(13) 质地、底子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通“锧”。砧板 。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衣伏质。——《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訢已解衣伏质。——《汉书·王訢传》
(15) 通“贽”。信物;见面礼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6) 对象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形容词
(1) 朴实、朴素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以求其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质木(质朴无华);质厚(朴实浑厚);质讷(朴实厚道,不善言辞);质简(质朴简易)
(3) 信实;诚信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ieh4 z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