醯瓮
繁体
醯甕
注音
ㄒ一 ㄨㄥˋ
词语释义
酒坛。
词语解释
酒坛。
元 徐再思 《水仙子·重九》曲:“钻醯瓮,检故纸,再谁题‘归去来兮’!”
引证解释
⒈ 酒坛。
引元徐再思《水仙子·重九》曲:“钻醯瓮,检故纸,再谁题‘归去来兮’!”
醯瓮的网络释义
醯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用于保存蔬菜、水果、鱼蛋、牡蛎的净醋或加香料的醋
和用醯。——《礼记》
(2) 又如:醯醋(酸醋);醯酱(醋和酱。亦指酱醋拌和的调料)
(3) 酒 。如:醯醢(酒和肉酱);醯壶(酒壶)
英文翻译
vinegar; pickle; acid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 潮州话:h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醯 | 呼雞 | 曉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xiei | he/x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2) 同本义
罋,汲缾也。——《说文》
瓮,瓶也。——《广雅·释器》
罋,瓶也。
(3) 按,“瓶”是汲水器,不是今天的所谓瓶
抱甕而出灌。——《庄子·天地》。释文:“甕,字亦作瓮。”
(4) 又如:瓮水(一瓮所装的水);瓮问(瓮下);瓮牖(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瓮头春(酒瓮的口);瓮天蠡海(自瓮窥天,以瓢测海。喻识见知浅)
(5) 汲水罐
井谷射鲋,瓮敝漏。——《易·井》
(6) 盛酒浆的坛
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礼记》
(7) 大水缸
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清。——晋· 葛洪《抱朴子》
(8) 借指酒 。如:瓮醅(酒);瓮精(对嗜酒者的讥称。犹“酒鬼”);瓮头(瓮头清。初熟酒。一说,酒名);瓮头香(好酒)
动词
(1) 装于瓮中
好事者信之,没日至,或取以酿酒,或开禊泉茶馆,或瓮而卖及馈送有司。——清· 张岱《陶庵梦忆》
(2) 鼻不畅通 。如:瓮鼻(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3) 使声音变沉
野水吞人面,青山瓮马声。——《随园诗话》引春台《塞外》
英文翻译
earthen jar; jar for ashes
方言集汇
◎ 粤语:u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ng5 [客英字典] vung5 [台湾四县腔] wung5 [梅县腔] wu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ng5 [客英字典] vung5 [台湾四县腔] wung5 [梅县腔] w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瓮 | 烏貢 | 影 | 東一 | 去聲 | 送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qungh/unq | ʔu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