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报

chóu bào [ chou bao]
繁体 酬報
注音 ㄔㄡˊ ㄅㄠ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酬报 chóubào

(1) 报答;用财物或行动来报答,也指报酬

酬报恩人
得到相当多的酬报
repay;reward

词语解释

  1. 报答;报偿。

    《晋书·刘弘传》:“ 皮初 之勋宜见酬报。” 宋 司马光 《辞明堂宿卫札子》:“在人臣恩礼优厚,无以復加,捐生陨命,不足酬报。” 曹禺 《日出》第二幕:“这关渡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

引证解释

⒈ 报答;报偿。

《晋书·刘弘传》:“皮初之勋宜见酬报。”
宋司马光《辞明堂宿卫札子》:“在人臣恩礼优厚,无以復加,捐生陨命,不足酬报。”
曹禺《日出》第二幕:“这关渡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

酬报的国语词典

以财物或行动答谢。南朝宋.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年迫桑榆,岂期酬报?」《红楼梦.第一回》:「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便郁结著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也作「酬答」、「酬谢」。

酬报造句

行为的本身便是他给自己的酬报。莎士比亚。
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我久已抱定入营效力的志愿,上可以酬报国家,略尽食毛践士之谊,下可显亲扬名,不致虚生人世,这就是我前来投来投效戎行的本意了。
幸福是生命追求的最高层次,幸福是人生最大的酬报,幸福是每一个人来过世界之后对生活的感恩,幸福又是你对身边的重新认识和重新体验。
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居里夫人。
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地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现实。
伟大的人物往往轻视巨大的酬报。
于是留在他们的心中,或留在借文字绘画表达出的作品中,对于芦沟桥三字真有很多的酬报。
王爷,赵四赵六深荷王爷厚恩,非但不能酬报半分,反倒举动鲁莽,伤及王爷千金之躯,现已心胆俱裂,愧悔莫及;虽然如此,还请王爷重重惩治,以儆后来!
替朱棣做事酬报得越多越好,但做好事钱小东不奢求什么报答,“大哥哥不需要你的报答,你叫什么名字?”。
我们背着银器作,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为人打造银器,依靠辛劳和手艺,换取一点点微薄的酬报。
手握钢枪来站岗,保卫祖国永无恙。苦练本事保家园,战场勇猛杀敌狂。血泪铸就英雄魂,不求酬报重任扛。八一建军好儿郎,祝福军人永安康。
经刘汉提名,管亥升至第六位头领,不但前嫌尽弃,还好言抚慰,管亥受宠若惊,决意以死酬报大恩。
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我从这件事取得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酬报;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
总体来说,雷奔宇这一年多时间的刻苦忘我修炼,使他得到了完全出乎预料的酬报,他的实力巳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母亲很象她那代人的缩影,付出太多,酬报太少,加之她们的生命,耗损地无昼无夜,青春的岁月不曾美好,人到中年季节,甚至没有伤心和悲哀的时间。
一个人做了心安理得的事,就是得到了最大的酬报。莎士比亚。
对于大多数的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如果你答应帮一个女人的忙,随便什么事她都肯替你做;但是如果你已经帮了她一个忙了,她就不忙着帮你的忙了。所以你应当时时刻刻答应帮不同女人的忙,那么你多少能够得到一点酬报,一点好处——因为女人的报恩只有一种:预先的报恩。
为净除沉缅于痴迷的有情的罪孽污浊,愿所有设置魔障、使人迷途的鬼怪领受此等赎品供物,这便是他们所要的酬报。

汉字详情

chóu [chou]
部首: 714
笔画: 13
五笔: SGY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WILL
四角: 12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夀声。本义: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作答)

(2) 同本义

酬,主人进客也。——《说文》。凡主人酌宾曰献,宾还酌主人曰醋,主人又自饮以酌宾曰酬。

(3) 又如:酬献(相互劝酒);酬劝(劝酒)

(4) 酬答,报答

主人酬宾。——《仪礼·士冠礼》。注:“饮宾客而从之以财货,曰酬,所以申畅厚意也。”

交酬好货皆厚。——《国语·周语》。注:“交酬相酬之币也。”

吾无以酬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梁启超《谭嗣同传》

天将以酬长厚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酬知(酬报知己者);酬赏(报答他人而赏给财物)

(6) 应对;对答

可与酬酢。——《易·系辞》。注:“犹应对也。”

(7) 又如:酬抗(酬对;对答);酬决(应对决断);酬奉(旧时奉召应对诗文)

(8) 酬诗,以诗文互相赠答 。如:酬寄(以诗文酬和寄赠);酬赓(指诗词应和)

(9) 赏赐 。如:酬偿(报偿;偿还);酬赎(以钱偿值赎回);酬庸(酬劳)

(10) 筹划 。如:酬想(想像,设想);酬款(筹划借款)

(11) 报复 。如:酬阻(因报复而加阻止)

(12) 酹祭 。如:酬酒(以酒酹祭);酬神(祭谢神灵);酬地(以酒祭地)

名词

报酬 。如:计酬(计算报酬);同工同酬

英文翻译

toast; reward, recomp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u2 [海陆丰腔] chiu2 [客英字典] chiu2 [台湾四县腔] cu2 [东莞腔] siu2 [陆丰腔] chiu3 [梅县腔] chu2 chiu2 [宝安腔] cu2 c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市流平聲開口三等zju/zjouʑĭəu
bào [b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B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SL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report, tell, an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潮州话:bo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