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剥

chōu bāo [ chou bao]
繁体 抽剝
注音 ㄔㄡ ㄅㄛ

词语释义

谓剥削。

词语解释

  1. 谓剥削。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九章:“而太平世之生人,不知抽剥追敲之苦,只有领得工金为歌舞游观之乐,其为乐利岂有比哉!”

引证解释

⒈ 谓剥削。

康有为《大同书》庚部第九章:“而太平世之生人,不知抽剥追敲之苦,只有领得工金为歌舞游观之乐,其为乐利岂有比哉!”

抽剥的国语词典

剥削、压榨。

如:「他为官不正,专会抽剥民脂民膏。」

抽剥造句

咏春似的快打快收,泰拳似的粘人而打,太极似的卸力抽剥,截拳道似的大力鞭腿。
中吸收的力量却被抽剥个一干二净,不光如此,他被天禁入世一脉唯一的幸存者“小乞丐”。
我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在呐喊出来的同时,将周身经脉中的真气迅速全部挤压到气海丹田之中,而四肢中的真气则被一点一点抽剥了个干干净净。
灵魂烙印是为了防止储物袋丢失从而别人将里面的东西拿走,修士专门抽剥自己的灵魂用来防备。
你知道,我可以抽剥了你的灵魂,从你的灵魂里得到一切我想知道的东西!
事物虽然只有主观和客观两面,但任其主观还是客观的一面,又都各自可以抽剥出更多的功能性层面。
没深仇有大恨!当初不是你那招什么天雷释我会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学什么技能不好,偏偏学了灵魂抽剥封印术!
十指轻动,十条泛着幽光的凝练傀线乍然抽剥而出,银丝般飞舞在空中。

汉字详情

chōu [chou]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MG
五行:
仓颉: QLW
四角: 55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2)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抽,拔也。——《广雅》

每射,抽矢菆。——《左传·宣公十二年》

挈水若抽。——《庄子·天地》。李注:“引也。”

左旋右抽。——《诗·郑风·清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又如:抽简禄马(算命);抽匣(抽剑出匣);抽毫(抽笔出套);抽宝剑;抽刀

(4) 从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拔除

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

抽其半。——《仪礼·丧服传》

(5) 又如:抽分(从中取得一分);抽功夫(抽空);抽暇(抽空)

(6) 引,引出。如:抽引(抽取引出);抽导(引导);抽茧(抽引茧丝)

(7) 长出 。如:抽条

(8) 用长条的东西打 。如:抽陀螺;鞭子一抽,牲口就走快了

(9) 抒发 。如:抽思(抒发情思);抽秘骋妍(拨好深意,施展美才)

(10) 选择;挑选 。如:抽拨(选择调拨);抽拣(挑选)

(11) 吸 。如:抽抽搭搭(一吸一顿哽咽);我有好烟,你抽吗?

英文翻译

draw out, pull out; sprout

方言集汇

◎ 粤语:cau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1 chiu1 [陆丰腔] ciu1 [客英字典] chi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iu1 [海陆丰腔] chiu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 ci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丑鳩平聲開口三等ţʰĭəuthriu/thiou
bāo,bō [bao,bo]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VIJH
仓颉: NELN
四角: 12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或剥或烹。——《诗·楚茨》

(2)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3) 另见

英文翻译

peel

方言集汇

◎ 粤语:bok1 mo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海陆丰腔] bok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北角入聲開口二等pɔkpruk/p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