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六

zhèng liù [ zheng liu]
繁体 鄭六
注音 ㄓㄥˋ ㄌ一ㄡˋ

词语释义

唐人传奇故事人物。郑六在长安街上遇着一个美妇人,自称任氏,郑追而求爱,遂同居。郑虽然知道她是狐妖,而对她的爱情十分深厚;她也对郑忠诚,拒绝别人的强暴和诱惑。见唐沈既济《任氏传》。后用为男女相爱之典。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唐 人传奇故事人物。 郑六 在 长安 街上遇着一个美妇人,自称 任氏 , 郑 追而求爱,遂同居。 郑 虽然知道她是狐妖,而对她的爱情十分深厚;她也对 郑 忠诚,拒绝别人的强暴和诱惑。见 唐 沉既济 《任氏传》。后用为男女相爱之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 崔韜 逢雌虎,也不是 郑六 遇妖狐。”

引证解释

⒈ 唐人传奇故事人物。 郑六在长安街上遇着一个美妇人,自称任氏,郑追而求爱,遂同居。 郑虽然知道她是狐妖,而对她的爱情十分深厚;她也对郑忠诚,拒绝别人的强暴和诱惑。见唐沉既济《任氏传》。后用为男女相爱之典。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崔韜逢雌虎,也不是郑六遇妖狐。”

郑六的网络释义

郑六

  • zhèng liù ㄓㄥˋ ㄌㄧㄨˋ
  • 郑六(郑六)
  • 唐 人传奇故事人物。 郑六 在 长安 街上遇着一个美妇人,自称 任氏 , 郑 追而求爱,遂同居。 郑 虽然知道她是狐妖,而对她的爱情十分深厚;她也对 郑 忠诚,拒绝别人的强暴和诱惑。见 唐 沉既济 《任氏传》。后用为男女相爱之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 崔韬 逢雌虎,也不是 郑六 遇妖狐。”
  • 汉字详情

    zhèng [zhe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UD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KNL
    四角: 878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2) 同本义

    郑,京兆县, 周厉王子 友所封。从邑,奠声。 宗周之灭, 郑徙 缯洧之上,今 新郑是也。——《说文》

    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

    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 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

    (4)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

    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惟皇诫德赋》

    (5) 又如:郑音(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6) 姓

    形容词

    (1) 郑重;慎重

    郑,重也。——《广雅》

    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汉书·王莽传》

    (2) 又如:郑重其事(对某件事持慎重、认真、严肃的态度)

    英文翻译

    state in today's Hena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ang6 [宝安腔] cang3 [客语拼音字汇] cang4 [客英字典] chang5 [台湾四县腔] cang5 [陆丰腔] chang6 [东莞腔] cang3 [梅县腔] chang5
    ◎ 潮州话:dên7(tēⁿ) dêng6(tẽng)

    宋本广韵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