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郁郁葱葱
(1) 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也形容繁荣兴旺的景象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成语用法
郁郁葱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鬱葱”。
⒉ 气旺盛貌。
引汉王充《论衡·恢国》:“初者, 苏伯阿望舂陵气鬱鬱葱葱。”
宋王安石《南乡子》词:“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宋梅尧臣《江宁李谏议》诗:“陛下始封地,气象常鬱葱。”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鬱葱佳气,偪窗而来。”
《孽海花》第九回:“云气鬱葱,岛屿环青。”
⒊ 草木苍翠茂盛貌。
引宋陈亮《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好招致,对此鬱鬱葱葱,新篘未成醉。”
袁静《伏虎记》第三二回:“这三个山头,原来都是松柏成林,郁郁葱葱。”
宋王安石《到郡与同官饮》诗:“草木犹疑夏鬱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
郁郁葱葱的国语词典
茂盛的样子。
郁郁葱葱的网络释义
郁郁葱葱
郁郁葱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郁 | 於六 | 影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ʔĭuk | qiuk/i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郁 | 於六 | 影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ʔĭuk | qiuk/i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悤(
)声。本义:葱,一种蔬菜)(2) 有圆筒状中空叶的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圆筒形,中空,鳞茎圆柱形,开小白花。种类很多。可作蔬菜或调味品,亦可作药用
蔥,蔥菜也。——《说文》
葱有冬春二种,有胡葱、木葱、山葱,二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齐民要术》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青绿色 。如:葱青(淡淡的青绿色);葱茜(葱倩。青绿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沙头角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梅县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陆丰腔] c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怱 | 倉紅 | 清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chung/cu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悤(
)声。本义:葱,一种蔬菜)(2) 有圆筒状中空叶的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圆筒形,中空,鳞茎圆柱形,开小白花。种类很多。可作蔬菜或调味品,亦可作药用
蔥,蔥菜也。——《说文》
葱有冬春二种,有胡葱、木葱、山葱,二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齐民要术》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青绿色 。如:葱青(淡淡的青绿色);葱茜(葱倩。青绿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沙头角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梅县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陆丰腔] c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怱 | 倉紅 | 清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chung/c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