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鬱鬱蒼蒼
注音 ㄩˋ ㄩˋ ㄘㄤ ㄘㄤ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貌。

形容气之旺盛。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

成语用法

郁郁苍苍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引证解释

⒈ 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仰视巖石松树,鬱鬱苍苍,如在云中。”
金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诗:“水上西山如卧屏,鬱鬱苍苍三百里。”
明陈所闻《新水令·寿后九松》套曲:“﹝乔松﹞贞蕤擎雨露,素髓傲冰霜,鬱鬱苍苍。”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一章:“左后方也有一座郁郁苍苍的高山。”
亦省作“鬱苍”。 宋梅尧臣《新晴》诗:“草树已摇落,山川尚鬱苍。”
明袁宗道《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诗:“白水秋澄彻,丹山夜鬱苍。”

⒉ 形容气之旺盛。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生气鬱苍,雄心矞皇。”

郁郁苍苍的网络释义

郁郁苍苍

  • 郁郁苍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ù yù cāng cāng,意思是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 郁郁苍苍造句

    冬天,北方的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
    经过两三年的植树造林,这一带荒山已是郁郁苍苍,山青水秀了。
    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经过两三年的植树造林,这一带荒山已是郁郁苍苍,山清水秀了。
    桂树越来越粗,不断开枝散叶,渐渐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苍苍。
    头顶上是阳光明媚的天空,偶尔飘过几朵白云;下方群山巍峨,郁郁苍苍。
    氿长老看着眼前的一个山谷,这是另一处非常隐秘的山谷,树木郁郁苍苍,如果不认真看,根本发现不了这个还有着一个洞口。
    远望绿竹林,郁郁苍苍!重重叠叠;近看呢,有的修直挺拔,直冲云霄;有的看来刚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那绿竹林的枝叶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了太阳、白云、蓝天,给大地投下了一片阴凉。
    灰黑色的泥土夹杂着丝腐蚀的气味,褚羽心头一惊,之前郁郁苍苍遮天蔽日的森林就这么化为了虚无,眼前除了灰黑色的泥土再无他物,远远的才能望见植被。
    夏天到了,皂荚树长得郁郁苍苍,皂荚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经常在皂荚树的下面无忧无虑地做着游戏,可高兴了。皂荚树长出了许多小皂荚,小皂荚像一个弯弯的月亮。
    花津浦湖的湖域宽广景色秀丽,是韩国最美的湖。花津浦湖的四周是一片郁郁苍苍的松林,湖边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棠花。
    其作品有的如百草药圃,葱茏葳蕤,郁郁苍苍;有的如池泉荷塘,流水潺潺,鱼虾踊跃;有的如人体裸图,骨骼凸显,筋脉刚厉,昭示着生命的蓬勃和蓬勃的生命。
    深山老林之中,古木参天,郁郁苍苍的森林配上阴森森的天空看上去更加阴森可怖,神秘莫测,黑暗阴森恐怖。
    在她内心深处延绵不绝、郁郁苍苍的森林,是别人无法随意踏入的地方,一旦迷路误闯,不知下场会如何。
    蓝色代表碧波浩瀚的蔚蓝大海,绿色代表郁郁苍苍的翠绿田野;红色代表热烈浓郁的红土风情。
    眼前这片摇摆林郁郁苍苍,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远远望去仿似一片绿色海洋。
    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果无数,看得侯天羽目不应暇,森林里那一顶挨一顶郁郁苍苍的树冠中。
    整个岭上,苍松翠柏郁郁苍苍,遮天蔽日,异常高大繁茂。
    夏季层峦叠嶂,满山俱是郁郁苍苍的林木;冬季雪后,漫山银装,景色佳绝。

    汉字详情

    [yu]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DE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NL
    四角: 4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sweet smelling, rich in aroma; (Cant.) to move,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ʔĭukqiuk/iuk
    [yu]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DE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NL
    四角: 4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sweet smelling, rich in aroma; (Cant.) to move,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ʔĭukqiuk/iuk
    cāng [cang]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WBB
    五行:
    仓颉: TOSU
    四角: 447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仓声。本义:草色)

    (2) 同本义,引申为青黑色

    苍,草色也。——《说文》

    苍,青也。——《广雅》

    在色为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谓薄青色。”

    彼苍者天。——《诗·秦风·黄鸟》

    春为苍天。——《尔雅·释天》

    东方曰苍天。——《吕氏春秋·有始》

    驾苍龙。——《礼记·月令孟春》。注:“苍亦青也。”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

    (3) 又如:苍山(青山);苍苔(青苔);苍头(旧指仆人。汉时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头,故名;又指老年人)

    (4) 灰白色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苍髯;苍浪(花白);苍华(形容头发灰白)

    (6) 苍老 。如:苍颜(苍老的容颜)

    名词

    (1) 百姓 。如:苍生(指百姓,众生);苍黔(百姓)

    (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

    cāng [cang]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WBB
    五行:
    仓颉: TOSU
    四角: 447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仓声。本义:草色)

    (2) 同本义,引申为青黑色

    苍,草色也。——《说文》

    苍,青也。——《广雅》

    在色为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谓薄青色。”

    彼苍者天。——《诗·秦风·黄鸟》

    春为苍天。——《尔雅·释天》

    东方曰苍天。——《吕氏春秋·有始》

    驾苍龙。——《礼记·月令孟春》。注:“苍亦青也。”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

    (3) 又如:苍山(青山);苍苔(青苔);苍头(旧指仆人。汉时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头,故名;又指老年人)

    (4) 灰白色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苍髯;苍浪(花白);苍华(形容头发灰白)

    (6) 苍老 。如:苍颜(苍老的容颜)

    名词

    (1) 百姓 。如:苍生(指百姓,众生);苍黔(百姓)

    (2) 姓

    英文翻译

    blue; green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