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妃
注音
ㄊㄞˊ ㄈㄟ
词语释义
指有邰氏之女妾嫄,为帝喾之世妃。
词语解释
有邰氏 之女 妾嫄 ,为 帝喾 之世妃,因称 邰妃 。古代传说 姜嫄 曾禋祀以求子,见上帝之足迹而履其拇,孕而生 后稷 。
清 侯方域 《为吴氏祷子疏》:“掌螽斯有簿,俾佐 邰妃 ;念凤卜未谐,乃酧麟子。”
引证解释
⒈ 有邰氏之女妾嫄,为帝喾之世妃,因称邰妃。古代传说姜嫄曾禋祀以求子,见上帝之足迹而履其拇,孕而生后稷。
引清侯方域《为吴氏祷子疏》:“掌螽斯有簿,俾佐邰妃 ;念凤卜未谐,乃酧麟子。”
邰妃的网络释义
邰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国名
按,尧封 稷于 邰,而国 姜姓他处,至 武王又封 神农后于 焦。 邰在今 陕西乾州武功县南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2) 如:邰弃(即后稷。古代周族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见上帝足迹而履其拇,怀孕而生)
(3) 地名。也作“台” 。在今山东省费县南
莒人伐我 东鄙,围 邰。——《谷梁传》
(4) 姓
英文翻译
surname; state in modern Shanxi
方言集汇
◎ 粤语:to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 [梅县腔] toi2
◎ 潮州话:ta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 [梅县腔] toi2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胎 | 土來 | 透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thai/thoi | tʰɒi |
详细解释
fēi
名词
(1) (会意。从女,己声。本义:婚配,配偶)
(2) 通“配”(
)。同本义妃,匹也。——《说文》
嘉耦曰妃。——《左传·桓公二年》
故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商君书·画策》
(3) 又如:吉妃(美满的婚配)
(4) 泛指妻子
以某妃配某氏。——《仪礼·少牢礼》。注:“某妃,某妻也。”
嫘祖为 黄帝正妃。——《史记》
(5) 帝王的妾
宿有妃,嫱嫔御焉。——《左传·哀公元年》
(6) 又如:妃妾(皇帝的妾);妃嫔(帝王的妾侍。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
(7) 特指太子、王侯之妻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注:“配也。”
皇帝纳皇后。…皇太子纳妃。…亲王纳妃。——《新唐书》
(8) 女神的尊称
从南湘之二妃。——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
(9) 某一事物的对立面。因其既相反又相成,故称
水,火妃也。——《左传》
pè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wife, spouse; imperial concubine
方言集汇
◎ 粤语:fe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1 [东莞腔]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陆丰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i1 [东莞腔] fui1 [梅县腔] fi1 fui1 [陆丰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霏 | 芳非 | 滂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pʰĭwəi | phyoi/ph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