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邮筒
(1) 设在路旁供寄信用的柱墩状箱
词语解释
亦作“ 邮筩 ”。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
宋 欧阳修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诗:“邮筒不絶如飞翼,客至还无菜甲羹。” 宋 王安石 《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筩还肯寄新诗。” 清 蒲松龄 《聊斋自志》:“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今指邮局设在路旁供投寄信件的信筒。
巴金 《新生》:“我把信写好,晚饭后,拿出去投在邮筒里。”
指书信。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 元 以是书本与先生商订分纂。先生蒞 楚 ,虽羽檄纷驰,而邮筒往復,指証颇多。” 清 丘逢甲 《送季平之澳门兼订来约》诗之二:“行期早吾告,慎勿惜邮筒。”
指信封。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一:“我在未开信前,匆匆地先把她邮筒上的名儿亲了半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邮筩”。古时封寄书信的竹筒。
引宋欧阳修《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诗:“邮筒不絶如飞翼,客至还无菜甲羹。”
宋王安石《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筩还肯寄新诗。”
清蒲松龄《聊斋自志》:“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⒉ 今指邮局设在路旁供投寄信件的信筒。
引巴金《新生》:“我把信写好,晚饭后,拿出去投在邮筒里。”
⒊ 指书信。
引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元以是书本与先生商订分纂。先生蒞楚,虽羽檄纷驰,而邮筒往復,指証颇多。”
清丘逢甲《送季平之澳门兼订来约》诗之二:“行期早吾告,慎勿惜邮筒。”
⒋ 指信封。
引郭沫若《瓶》诗之十一:“我在未开信前,匆匆地先把她邮筒上的名儿亲了半天。”
邮筒的国语词典
邮局在路旁设立供人投信的筒子。
邮筒的网络释义
邮筒
邮筒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2) 同本义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3) 传递文书的驿站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因邮上封事。——《汉书》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5) 指传送文书的人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8) 通“尤”。过失,罪过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动词
(1) 传递;邮寄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2) 通“尤”。责怪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猷 | 以周 | 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ju/jou | jĭə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同声。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
(2) 同本义
筒,通箫也。——《说文》
筒,竹管也。——《三苍》
筩,断竹也。——《说文》
教吏为缿筩。——《汉书·李广汉传》。注:“竹筩也,如今官受密事筩也。”?
伶伦制十二筩,以听凤鸣。——《汉书·律历志》
(3) 又如:筒箭(放在竹筒里发射的箭矢);筒竹(竹筒);筒炙(古时利用竹筒熏烤的一种烹调方法。也叫“黄炙”)
(4) 捕鱼的器具 。如:筒钓(一种捕鱼的用具)
(5) 泛指管筒状器物
以筒水灌之。——《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邮筒;笔筒;筒竹(犹鞭炮);筒车(一种引水灌田的机械设备);筒轮(筒车取水所用的轮盘)
(7) 衣服鞋袜的筒状部分 。如:袖筒;袜筒;长筒靴
(8) 竹名 。也称“射筒竹”
量词
用于筒状物装的东西 。如:一筒米、一筒可乐等
动词
套上或纳入圆筒状物 。如:筒子皮(装订线装书册时,另用双叶有色纸加在书册前后以作保护,称为“筒子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3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沙头角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同 | 徒紅 | 定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dung | dʰu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