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邪杂心念的牵累。
《魏书·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昇天,长生世上。”
引证解释
⒈ 指邪杂心念的牵累。
引《魏书·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昇天,长生世上。”
邪累的网络释义
邪累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xié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
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贾子道术》
竹林,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春秋繁露》
回邪曲直。——《礼记·乐记》
(2) 又如:邪靡(倾斜披靡的样子);邪睨(斜视);邪绝(斜行度越)
(3) 不正当,不正派
虽有奇邪而不治者。——《礼记·祭义》
亡正处邪。——《周书·王佩》。注:“奸术也。”
愚乱之邪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是以邪氛岁增。——《汉书·元帝纪》
放辟邪侈。——《孟子·梁惠王上》
惧谗邪。——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邪无疑。——《尚书》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辟邪说。——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又如:邪魔(恶习);邪皮(不正经,不老实);邪说诬民(用有严重危害性的言论欺骗人民);邪术(不正当的方术)
(5) 异常。妖异怪诞
性不信巫邪。——《南史》
(6) 又如:邪螭(古代传说中之蛟龙,头上无角);邪教;邪传(怪异的传闻);异端邪说;邪魔外道(指各形各色的鬼怪。或形容事情不入正途)
名词
(1) 品行不正的人
任贤勿二,去邪勿疑。——《书·大禹谟》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小人妨害国家。邪、曲,不正,邪恶的人。名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邪丑(邪恶丑陋的人)
(3) 中医指邪气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4) 又如:寒邪;风邪;灸刺和药逐去邪
(5) 妖异怪戾之事或迷信人所称的神怪、妖异 。如:中邪;妖邪;邪魅
(6) 另见
yé
(1) 见“莫邪”(
)(2) 古同疑问词“耶”
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何预我邪。——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可迎之邪。——《资治通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资治通鉴·汉纪》
此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真邪。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a2 [宝安腔] s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ja2 ja1 [客英字典] sia2 ja2 [海陆丰腔] sia2 ra2 ra1 [客语拼音字汇] xia2 [陆丰腔] sia3 [梅县腔] sia2 ja2 [东莞腔] si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邪 | 以遮 | 以 | 麻三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三等 | 麻 | 假 | ja | jĭa |
详细解释
léi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2) 同本义。也作“缧”
累,一曰大索也。——《说文》
两释累囚。——《左传·成公三年》
以剑斫绝累。——《汉书·李广传》
(3) 又如:累绁(绑罪犯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牢狱);系累(系结绳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4) 指交配期的牡牛 。如:累牛(种牛或一般公牛)
动词
(1) 重叠;接连成串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2) 又如:累棋(堆叠棋子);累叠(堆叠);累纸(接连许多张纸)
(3) 拘系;捆绑
系累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系累其老弱妇女。——《史记》
(4) 又如:累坠(拖累,累赘);累囚(被拘系的俘囚)
(5) 另见
;lěi
动词
(1) (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
),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2) 同本义
一丝而累。——《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累寸不已。
(4) 又如:危如累卵;累堆(累赘);累瓦结绳(比喻堆砌重复,多余无用的言词);累丸(叠积弹丸);累重(累积厚重);累茵(本指铺积茵、毯之类,以侍亲坐。后因称对已故父母的哀思为累茵之悲)
(5) 拖累;使受害 。如:累害(拖累损害);累身(带累自身)
(6) 牵连;妨碍 。如:累及(牵连到);带累;受牵累
(7) 玷污
赵王反形未露,逆谋未彰,今遽用兵伐之,恐伤先帝之爱,有累陛下之仁。——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薄产累尽。——《聊斋志异·促织》
累汝至此者。——清· 袁枚《祭妹文》
形容词
(1) 连续;多次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2) (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倍赏累罚。——《韩非子·五蠹》
(3) 又
累世絜驾。
(4) 又如:累七(七个七,即四十九天);累世之亲(世代都成姻亲);累旬(连续数十日);累减(依次递减);累宵(连夜);累捷(连续得胜);累战(连战,持续战)
量词
重量单位。如:累黍(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纵排,或横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累)
lèi
动词
(1) 劳累;操劳 。如:乏累(疲劳);受累;受劳累;累心(劳心);累形(使身体劳累);累掯(麻烦;劳累);累死(形容极为疲惫);不怕苦,不怕累
(2) 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嗦 。如:累坠(文字、语言繁赘);累缀(文字繁复,语言啰嗦)
(3) 烦劳;托付 。如:累掯(麻烦劳累);累烦(麻烦)
名词
(1) 家庭负担 。如:累重(家累太重)
(2) 忧患,祸害 。如:国累(国家之忧患)
(3) 罪行;过失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世说新语》
(4) 又如:罪累(罪过)
(5) 指家眷 。如:家累(家眷)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ui5 [客英字典] lui5 [海陆丰腔] lui6 [宝安腔] lui3 | lui1 [沙头角腔] lui1 [陆丰腔] lui1 lui5 [梅县腔] lui5 [客语拼音字汇] kioi4 koi4 lui4 [梅县腔] lu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絫 | 力委 | 來 | 支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止 | 支A | lĭwe | lyex/lv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