邨墟
注音
ㄘㄨㄣ ㄒㄨ
词语释义
村庄。
词语解释
村庄。
宋 梅尧臣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诗:“渡口饮牛归,邨墟夕阳里。” 金 元好问 《十日登丰山》诗:“邨墟带晚鸦噪合,林壑得霜烟景分。” 清 宋之绳 《随跸杂记》诗之一:“后尘询父老,初日指邨墟。”
引证解释
⒈ 村庄。
引宋梅尧臣《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诗:“渡口饮牛归,邨墟夕阳里。”
金元好问《十日登丰山》诗:“邨墟带晚鸦噪合,林壑得霜烟景分。”
清宋之绳《随跸杂记》诗之一:“后尘询父老,初日指邨墟。”
邨墟的网络释义
邨墟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rustic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1 [客英字典] cun1 [海陆丰腔] cun1 [梅县腔] cun1 [宝安腔] cu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n1 [客英字典] cun1 [海陆丰腔] cun1 [梅县腔] cun1 [宝安腔] c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屯 | 徒渾 | 定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duon | dʰuə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孔子家语》
(3) 又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
(4) 废址,故城
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吕氏春秋·贵直》
(5) 又如:殷墟;墟棘,墟榛,墟莽(废墟榛莽;荒野)
(6) 坟墓
墟,墟墓。——《字汇》
(7) 又如:墟墓(墟坟,丘墓,墓地)
(8) 乡村集市
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童区寄传》
(9) 又如:墟市;墟集(乡村市集);墟期,墟日(市集日)
(10) 场所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诧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庄子》
(11) 村落 。如:墟落(墟里;村墟,都指村落);墟井;墟曲,墟聚,墟墅(乡间房舍)
动词
(1) 毁为废墟
今万乘之国,墟数于千,不胜而入。——《墨子》
(2) 奴役
通商而墟五印矣。——康有为《强学会序》
英文翻译
high mound; hilly countryside; waste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1 [宝安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虚 | 去魚 | 溪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kʰĭo | khio/q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