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

nà zán [ na zan]
注音 ㄋㄚˋ ㄗㄢˊ

词语释义

从前、那时候。

词语解释

  1. 亦作“ 那昝 ”。亦作“ 那喒 ”。犹那时候。

    《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他虽故不言语,各人心上不安,不如那咱哥做会首时还有个张主。”《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这里上学时还小哩,头上扎着抓角儿。”《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俺那昝过的日子,你不晓的, 张嫂子 是知道的。”《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那喒你爷爷往京里去选官,他曾卖了 老计奶奶 的一顶桂冠,十八两银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那昝”。亦作“那喒”。犹那时候。

《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他虽故不言语,各人心上不安,不如那咱哥做会首时还有个张主。”
《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这里上学时还小哩,头上扎着抓角儿。”
《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俺那昝过的日子,你不晓的, 张嫂子是知道的。”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那喒你爷爷往京里去选官,他曾卖了老计奶奶的一顶桂冠,十八两银子。”

那咱的国语词典

从前、那时候。

那咱的网络释义

那咱

  • 那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nà zán,意思是那时候。
  • 那咱的翻译

    英语: at that time (old)​

    那咱造句

    沉淀?还淀粉呢!大和尚你还有别的事没?有的话拿出你的戒牒让我看看你在哪出家!要是没事的话那咱就回见了您那!
    不能?哼……那咱们就没有干亲的关系了。
    虎爷脸色阴郁不定,颈部的筋脉爆出,切齿痛恨道“既然你想鱼死网破,那咱们就来他个两败俱伤,动手,干掉一个最小的。
    侏儒讪笑两声既然大哥不准备出手,那咱们还远远的跟着干什么,这大好的夜晚不去喝酒赏月实在是太浪费了。
    哦。也在东港市啊。那咱们赶快去吧。
    男孩约女孩吃饭,女孩:你想结婚吗?男孩:现在还不想。女孩:这么巧,我也不想结婚!男孩:那咱俩还相哪门子亲啊?女孩:就是想让你请我吃饭。
    高手?莫不成还有魔神的实力?倘然真有,那咱们也不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哦,那就好,最好把建筑给弄斜了,他们开发的不是什么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吗?那咱们也好心帮一下忙,给这些楼加把劲。
    蝴蝶夫人,听齐孟尝,为自己计虑的如此周详,虽然满腹狐疑,却想不出丝毫破绽,于是冷笑道那咱们一言为定,只是你莫要后悔。
    相公,那个杨四郎若是死了,那咱们女儿岂不是要守望门寡?
    那咱也送红包吧……刚刚涌出这个念头,她就耳热心跳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又向甲女请教。
    那咱就开诚布公的交个实底儿,村里有多少流动资金,又准备投入多少,这可是最关键的,否则高低不就,白耽误工夫。
    你不服吗?那咱们到足球场上去决一雌雄。
    恢文,既然他们飞蛾扑火,那咱们也就不必客气了。
    蜻蜓对乌龟说:龟兔赛跑你只是侥幸赢了而已,兔子要是不睡懒觉,你还能比他跑得快?乌龟:不服?那咱俩比比!不过你要明白,双脚着地才算是跑步。
    哼,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咯。
    那咱们三个总得有一人当‘老师’吧,不能一国三公,各讲各的让人无所适从。
    那咱们就做比这个瘊子甲还好的湖山甲,有把握吗?
    这工作我找了,可是现在找工作不是找工作,是拼爹!那咱就找爹帮帮忙呗。
    既然走投无路,那咱们山贼打劫那些为富不仁,吸食民脂民膏的豪绅官商也是天经地义。

    汉字详情

    nà,nǎ,nā [na]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VFBH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QNL
    四角: 17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姓

    (2) 另见 nà;nǎ

    代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邑,冄( rǎn)声。邑与地名或行政区域有关。后省作“那”。①本义:国名。《说文》:“西夷国。”本读 nuó。②指示代词。特指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不一定是远指之词,如“那件事你我心里都清楚。”)

    (2) 指示代词

    (3) 指代较远的人或事物。如:那厮(那个家伙,表示鄙视的意思);山坡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那就是他的未婚妻

    (4) 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

    那时使吾。——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那昝(那咱。那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那厢(那边);那头儿(极点;尽头);那哈儿(那儿,那里)

    (6) 指较远的人或事物。如:这时那两个同学都不在屋里,她独自在窗前站着

    (7) 指较远的时间、处所。如:那和天交界的地方,有一点红红的摇动的灯光…

    (8) 指前文提到的或根据上下文或根据当时的情况显然所指的某个人或物 。如:把那只猫赶出去

    (9) 表示突出强调某人、事物或语意 。如:我决不会投那家伙票的

    (10) 表示赞同之点 。如:那就是你的光荣

    连词

    (1) 表示顺着上文或上句话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如:那我就不再等了

    (2) 另见 nā;nè;nèi;nuó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that, that one,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aa6 naa5 naa6 no1 no4 no5 n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o2 na3 [宝安腔] la3 | lo2 [客英字典] na3 nai5 ne5 [台湾四县腔] no2 na3 [梅县腔] mak7 man3 na3 nai5 ngai5 ne.5 lai5 [客语拼音字汇] na1 na3 na4 nai4 [陆丰腔] na3 [东莞腔] la3
    ◎ 潮州话:na2(náⁿ) na1(n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諾何平聲開口一等na
    zán [za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T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HBU
    四角: 660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形声。从口,自声。本义:我)

    (2) 同本义

    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柳永《玉楼春》

    (3) 又如:咱可(咱们;我们);咱家(我);咱每(咱们。指我)

    (4) 我们

    (5) 称代对话者的双方

    不怕,你们把守住和他干,我给咱回村集合人去。——马烽《村仇》

    (6) 称代说话者一方的复数。如:咱各(我们彼此);咱彼各(我们俩)

    (1) 用在祈使句末,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走了一会,来到门首也。张二哥,咱进去咱。——《青衫泪》

    (2)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要做什么的语气

    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元· 马致远《汉宫秋》

    (3) 怎么;咋 。如:咱个(咋个。怎么)

    名词

    〈方〉∶早晚 ——“早晚”两字的合音,用于:“这咱”,“那咱”,“多咱”

    英文翻译

    u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p7 za1 [梅县腔] za1 [台湾四县腔] zap7 za1 [客英字典] za1 [宝安腔] zia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