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遮掩掩

zhē zhē yǎn yǎn [ zhe zhe yan yan]
注音 ㄓㄜ ㄓㄜ 一ㄢˇ 一ㄢ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躲藏,隐藏。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却夫人,一般也老落起来。”

成语用法

遮遮掩掩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引证解释

⒈ 躲藏,隐藏。

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他避我遮遮掩掩,抵多少等等潜潜。”

遮遮掩掩的国语词典

因害羞或为躲避他人而闪避躲藏的样子。

遮遮掩掩的网络释义

遮遮掩掩

  • 遮遮掩掩:中文歌曲
  • 遮遮掩掩:汉语词汇
  • 遮遮掩掩 (汉语词汇)

  • 遮遮掩掩,汉语词汇。
  • 拼音:zhē zhē yǎn yǎn
  • 释义:躲藏,隐藏。
  • 遮遮掩掩的翻译

    英语: to be secretive; to try to cover up (idiom)​

    遮遮掩掩造句

    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只能是欲盖弥彰。
    生活真真假假,人心遮遮掩掩。
    看他二人,一个是支支吾吾遮遮掩掩,一个是拔树寻根细细盘问。
    要是一个女人在她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也用这种技巧遮遮掩掩,不让他知道她对他有意思,那她就可能没有机会博得他的欢心。
    这件事,早已是众所周知了,你不用再遮遮掩掩了。
    这件事已经是满城风雨,尽人皆知了,你还遮遮掩掩干什么?
    天是个害臊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飘无踪听出他说得闪烁其辞、遮遮掩掩,估摸着应该有难言之隐。
    朱长琦见了石天赐遮遮掩掩,满腹狐疑地问道“你小子干嘛呢?鬼鬼祟祟的?”。
    街上早传遍了,开始去懒春阁的时候还换顶轿子,弄身穿戴遮遮掩掩的,后来上天吟小班索性原装原样,只差执事仪从,鸣锣喝道了!
    而且对于僧衣的由来,她遮遮掩掩,似乎有意的隐蔽什么。
    日子如冰茶,涩涩甜甜;生活如推磨,月月年年;收获如读书,页页篇篇;心情如湖水,波波澜澜;美好如阳光,遮遮掩掩。人生的道路如织篮,曲曲弯弯,祝你付出的都是灿烂,收获的都是。
    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田将军,现在的天下谁人不知藩镇是国中之国,阁下又何必遮遮掩掩。
    对于遮遮掩掩,内向的人,罪恶都市是充满了惊喜的,在这里您将不断地受到居住在这里的人和你可以探索的事物的活泼乐趣爱意形式的惊奇。
    不幸福就是一种耻辱,不能向别人敞开你的生活、遮遮掩掩就是耻辱。赫尔曼·黑塞。
    志狂率先摘下脸上的黑布,要不是形势所迫以他的高傲性格,怎么会在这群人面前遮遮掩掩。
    太阳一露脸,羞红了夏天的容颜。云朵热情烂漫,翻卷着快乐的诗篇。烦恼遮遮掩掩,幸福迎风扑面。不断延长的白天,引导着我的思念。祝你开心永远!
    我一直想从你的窗户里看月亮。这边屋里比那边看得清楚些。注:之前的遮遮掩掩缥缥缈缈其实都是那么撩人。只有这么躲躲闪闪地恋爱,才会让人觉得深刻。

    汉字详情

    zhē [zhe]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YAOP
    五行:
    仓颉: YITF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2)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史记·陈涉世家》

    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吕氏春秋》

    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遮影(遮挡;遮蔽);遮止(阻止,拦阻);遮迭(遮挡;招架);遮路(阻塞道路);遮遏(阻止;阻挡)

    (4) 掩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遮嚣(掩饰;隐瞒);遮堂(屏门);遮说(曲为说辞,以为掩饰);遮障(遮挡;遮蔽);遮蒙(覆盖;蒙住);遮隔(遮蔽阻隔);遮前掩后(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6) 掩护;防护 。如:遮簇(簇拥掩护);遮卫(保卫);遮抵(遮护抵挡);遮庇(庇护)

    代词

    这 。如:遮回(此次,这回);遮莫(这么);遮个(这个);遮里(这里)

    英文翻译

    cover, shield,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1 [宝安腔] za1 [海陆丰腔] zha1 [客英字典] zha1 [台湾四县腔] za1 [东莞腔] za1 [陆丰腔] zha1 [梅县腔] zh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 潮州话:z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正奢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cja/tjatɕĭa
    zhē [zhe]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YAOP
    五行:
    仓颉: YITF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2)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史记·陈涉世家》

    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吕氏春秋》

    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遮影(遮挡;遮蔽);遮止(阻止,拦阻);遮迭(遮挡;招架);遮路(阻塞道路);遮遏(阻止;阻挡)

    (4) 掩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遮嚣(掩饰;隐瞒);遮堂(屏门);遮说(曲为说辞,以为掩饰);遮障(遮挡;遮蔽);遮蒙(覆盖;蒙住);遮隔(遮蔽阻隔);遮前掩后(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6) 掩护;防护 。如:遮簇(簇拥掩护);遮卫(保卫);遮抵(遮护抵挡);遮庇(庇护)

    代词

    这 。如:遮回(此次,这回);遮莫(这么);遮个(这个);遮里(这里)

    英文翻译

    cover, shield,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1 [宝安腔] za1 [海陆丰腔] zha1 [客英字典] zha1 [台湾四县腔] za1 [东莞腔] za1 [陆丰腔] zha1 [梅县腔] zh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 潮州话:z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正奢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cja/tjatɕĭa
    yǎn [y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DJ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KLU
    四角: 5401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掩,敛也。小上曰掩。——《说文》

    掩练帛,广终幅。——《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

    掩薄草渚。——《史记·司马相如传》

    空正掩日。——《周髀算经》

    掩口胡卢而笑。——《聊斋志异·促织》

    掩其上哉。——清· 方域《壮梅堂文集》

    手巾掩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势拔五岳掩 赤诚。——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掩圹(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掩心(护胸的铠甲);掩土(盖土埋葬);掩面(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掩著(掩盖剽窃他人文章的痕迹)

    (4) 藏

    掩贼为臧。——《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匿也。”

    处必掩身。——《礼记·月令》

    (5) 又如:掩掩缩缩(躲躲藏藏);掩敛(遮藏躲闪);掩败(掩饰失败);掩秘(隐瞒,秘而不宣)

    (6) 止

    掩,止也。——《方言》十三

    掩以绝灭。——王褒《洞箫赋》。注:“止息貌。”

    掩细柳而抚剑。——潘岳《西征赋》。注:“止也。”

    (7) 乘其不备 。如:掩取(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掩捕(乘其不备而逮捕)

    (8) 袭击 。如:掩攻(袭击,乘人不备而加以攻击);掩击(袭击;冲杀)

    (9) 关闭;合上

    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掩亚(关闭);掩关(关闭;关门)

    (11) 意外地被夹住 。如:小心门掩了你的手

    (12) 抹杀

    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英文翻译

    to cover (with the hand); shut, conceal; ambush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jim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m3 [海陆丰腔] ram3 am1 [梅县腔] jam3 jim5 [陆丰腔] jam3 [东莞腔] jam3 [宝安腔] jam3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3 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衣儉鹽B上聲開口三等鹽Bʔĭɛmqiemx/yeem
    yǎn [y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DJ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KLU
    四角: 5401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 同本义

    掩,敛也。小上曰掩。——《说文》

    掩练帛,广终幅。——《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

    掩薄草渚。——《史记·司马相如传》

    空正掩日。——《周髀算经》

    掩口胡卢而笑。——《聊斋志异·促织》

    掩其上哉。——清· 方域《壮梅堂文集》

    手巾掩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势拔五岳掩 赤诚。——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掩圹(将棺木放入墓穴内,加土掩埋);掩心(护胸的铠甲);掩土(盖土埋葬);掩面(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掩著(掩盖剽窃他人文章的痕迹)

    (4) 藏

    掩贼为臧。——《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匿也。”

    处必掩身。——《礼记·月令》

    (5) 又如:掩掩缩缩(躲躲藏藏);掩敛(遮藏躲闪);掩败(掩饰失败);掩秘(隐瞒,秘而不宣)

    (6) 止

    掩,止也。——《方言》十三

    掩以绝灭。——王褒《洞箫赋》。注:“止息貌。”

    掩细柳而抚剑。——潘岳《西征赋》。注:“止也。”

    (7) 乘其不备 。如:掩取(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掩捕(乘其不备而逮捕)

    (8) 袭击 。如:掩攻(袭击,乘人不备而加以攻击);掩击(袭击;冲杀)

    (9) 关闭;合上

    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掩亚(关闭);掩关(关闭;关门)

    (11) 意外地被夹住 。如:小心门掩了你的手

    (12) 抹杀

    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英文翻译

    to cover (with the hand); shut, conceal; ambush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jim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m3 [海陆丰腔] ram3 am1 [梅县腔] jam3 jim5 [陆丰腔] jam3 [东莞腔] jam3 [宝安腔] jam3 [客英字典]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3 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衣儉鹽B上聲開口三等鹽Bʔĭɛmqiemx/y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