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眼捕雀

zhē yǎn bǔ què [zhe yan bu que]

词语释义

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汉字详情

zhē [zhe]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YAOP
五行:
仓颉: YITF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2)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史记·陈涉世家》

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吕氏春秋》

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遮影(遮挡;遮蔽);遮止(阻止,拦阻);遮迭(遮挡;招架);遮路(阻塞道路);遮遏(阻止;阻挡)

(4) 掩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遮嚣(掩饰;隐瞒);遮堂(屏门);遮说(曲为说辞,以为掩饰);遮障(遮挡;遮蔽);遮蒙(覆盖;蒙住);遮隔(遮蔽阻隔);遮前掩后(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6) 掩护;防护 。如:遮簇(簇拥掩护);遮卫(保卫);遮抵(遮护抵挡);遮庇(庇护)

代词

这 。如:遮回(此次,这回);遮莫(这么);遮个(这个);遮里(这里)

英文翻译

cover, shield,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1 [宝安腔] za1 [海陆丰腔] zha1 [客英字典] zha1 [台湾四县腔] za1 [东莞腔] za1 [陆丰腔] zha1 [梅县腔] zh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 潮州话:z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正奢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cja/tjatɕĭa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
[bu]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GEY
五行:
仓颉: QIJB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2) 同本义

捕,取也。——《说文》

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汉书·灌夫传》

吏无追甫之苦。——《汉书·韩延寿传》

变斗杀伤捕伍邻。——《急就篇》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史记·吴王濞列传》

捕鼠不如狸狌。——《庄子·秋水》

捕影而视之。——《周髀算经》

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捕者既不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而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捕鱼;捕快(旧时官府中专事捉拿强盗的差役);捕书(清代地方衙门掌管捕捉罪犯的书吏);捕生(捕捉野生动物)

(4) 追寻,搜寻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忽至。——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诏使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捕援(索求推举)

名词

(1) 旧时衙门担任缉捕的差役 。如:捕厅(称州、县官署的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多负责缉捕盗匪);捕头(巡捕的头目)

(2) 姓

英文翻译

arrest, catch,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6
◎ 客家话:[梅县腔] pu5 [海陆丰腔] pu6 pu3 [客英字典] pu5 [沙头角腔] pu3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3 [台湾四县腔] pu5 p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故去聲開口一等bʰuboh/buh
què,qiāo,qiǎo [que,qiao]
部首: 338
笔画: 11
五笔: IWYF
吉凶:
仓颉: FOG
四角: 90215

详细解释

qiǎo

(1) 义同“雀( què)”。方言。用于“家雀儿”( jiāqiǎor)、“雀盲眼”( qiǎomángyǎn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qiā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parrow

方言集汇

◎ 粤语:z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ok7 [宝安腔] ziok7 [海陆丰腔] ziok7 [客英字典] ziok7 [陆丰腔] ziok7 [台湾四县腔] ziok7 [东莞腔] ziok7 [梅县腔] ziok7 [客语拼音字汇] jio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略藥開入聲開口三等ciak/ziakts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