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丑

zhē chǒu [ zhe chou]
繁体 遮醜
注音 ㄓㄜ ㄔㄡˇ

词语释义

遮丑 zhēchǒu

(1) 遮盖隐瞒自己过错、缺陷

我并不想遮丑,只想说实话
gloss over one's blemishes;hide one's shame;cover up one's defect

词语解释

  1. 用言语或行动遮掩缺点、错误或不足之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这样一来倒也好,学生乐得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教员也乐得遮丑。” 郭沫若 《行路难》:“这回的二等车上人是很多的,人多的时候容易遮丑,这使 爱牟 心中生出些馀裕来了。”

引证解释

⒈ 用言语或行动遮掩缺点、错误或不足之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这样一来倒也好,学生乐得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教员也乐得遮丑。”
郭沫若《行路难》:“这回的二等车上人是很多的,人多的时候容易遮丑,这使爱牟心中生出些馀裕来了。”

遮丑的国语词典

遮蔽丑陋处。

如:「他戴帽子是为了遮丑。」

遮丑的网络释义

遮丑 (字词)

  • “遮丑"意为用言语行动遮掩缺点、错误或不足出于郭沫若 《反正前后》。
  • 反义词

    遮丑造句

    为了遮丑呗!为了遮住当地政府纵容黑工厂排污从而摄取高额分红暴利的罪恶嘴脸。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左脸上长着一颗大黑痣,看起来颇像一小块狗屎,所以手中时常拿着一把折扇,既是用来摆谱,也是用来遮丑。
    别人不知道,他林冲却是清楚,不久前高仙芝还要为皇太孙遮丑呢。
    我们歌颂那些奋起反抗的农民,却没有必要为腐败分子遮丑,更不能拿疮疤当桃花,跟在疯子后面发神经。
    凡尔赛宫专为这位“太阳王”举办的一场展览毫不遮丑地将其展示了出来,正如他坚持让自己委任的著名画家和雕刻家来反映他在数十年?的真实形象那样。
    王厚犹豫时,黄寨主已是粗声道“你大爷的没听到?还不立刻拿掉遮丑布,要黄爷为你们动手?”。
    学校的做法太荒唐了,不走法律程序,一味的遮丑是不行的。
    因为明白自己的潜质,再怎么装扮也和“锦上添花”有些距离,所以我的衣服都是用来御寒和遮丑的,我的人生就是个“基本款”的人生。
    这些面子工程,充分暴露了城市管理者早已习以为常的“遮丑思维”,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避难就易”的短视倾向。
    如今穿的是主脑自动遮丑系统的衣服,一般穿这两件衣服上街都会被人叫做裸奔。
    凡尔赛宫专为这位“太阳王”举办的一场展览毫不遮丑地将其展示了出来,正如他坚持让自己委任的著名画家和雕刻家来反映他在数十年里的真实形象那样。
    医生错手医死人大不了把他埋了,建筑师则只能劝顾客多种爬藤遮丑。
    “寓保甲于自治之中”的真正意图照旧是为了强化国家的权力,自治只不过是它的一块遮丑布而已。
    老道眼皮子异常活泛,有心想帮李邀风遮遮丑,刚准备遣散众人,改日再谈兑换门派贡献之事。
    她的斗篷一直遮住全身,让别人以为是遮丑的,反而恰恰相反,这是遮美用的。
    不过,心思玲珑的虞晚晴却只是稍微向外挪动了一下,堪堪避开姚聂下面那火热之物的侵袭,就没有继续再动,目的无他,当然是帮姚聂遮丑。
    接完水,转身准备回输液室,却如小丑一般被钉在耻辱架上受刑,无处躲藏,手端着水杯连遮丑落荒而逃的资格都没有。
    我们决定毫不遮丑地买下一幢乡村旧别墅。
    ”刘悦伦称,对于这些问题“绝不遮丑、绝不姑息、绝不护短、绝不手软”。
    于是提醒对方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自己反而因此添上一块心病。要知道,一个人的失误总是难免的,不到处张扬也是一种美德的表现。要善于为别人遮丑,与人为善是上策。

    汉字详情

    zhē [zhe]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YAOP
    五行:
    仓颉: YITF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2)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史记·陈涉世家》

    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吕氏春秋》

    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遮影(遮挡;遮蔽);遮止(阻止,拦阻);遮迭(遮挡;招架);遮路(阻塞道路);遮遏(阻止;阻挡)

    (4) 掩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遮嚣(掩饰;隐瞒);遮堂(屏门);遮说(曲为说辞,以为掩饰);遮障(遮挡;遮蔽);遮蒙(覆盖;蒙住);遮隔(遮蔽阻隔);遮前掩后(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6) 掩护;防护 。如:遮簇(簇拥掩护);遮卫(保卫);遮抵(遮护抵挡);遮庇(庇护)

    代词

    这 。如:遮回(此次,这回);遮莫(这么);遮个(这个);遮里(这里)

    英文翻译

    cover, shield,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1 [宝安腔] za1 [海陆丰腔] zha1 [客英字典] zha1 [台湾四县腔] za1 [东莞腔] za1 [陆丰腔] zha1 [梅县腔] zh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 潮州话:z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正奢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cja/tjatɕĭa
    chǒu [cho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NFD
    仓颉: NG
    四角: 171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3)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4) 污秽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5)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6) 众多

    醜,众也。——《尔雅》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注:“众也。”

    (7)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8) 形貌陋劣 。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耻 。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11) 类,相同

    比物醜类。——《礼记·学记》

    获匪其醜。——《易·离》

    (12)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动词

    (1) 厌恶;憎恶

    醜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3) 侮辱;玷污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吕氏春秋》

    (4) 愤怒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说林》

    (5)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6) 惭愧

    寡人醜乎。——《庄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名词

    (1) 指坏人、恶人 。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荀子·宥坐》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3)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4)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5) 用以纪日

    (6)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7) 十二生肖属牛 。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8) 戏剧中的脚色名 。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9) 姓

    英文翻译

    clown, comedian; 2nd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cau2
    ◎ 客家话:[梅县腔] zhu3 chiu3 [宝安腔] cu3 (ciu3) [客英字典] chiu3 [台湾四县腔] ci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东莞腔] ciu3 [海陆丰腔] chiu3 [陆丰腔] chiu3
    ◎ 潮州话:tiu2 ciu2 (thíu chhí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敕久上聲開口三等ţʰĭəuthriux/thi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