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难

zāo nàn,zāo nán [zao nan,zao nan]
繁体 遭難
注音 ㄗㄠ ㄋㄢˋ

词语释义

[ zāo nàn ] :

〈动〉遭遇灾难;遇难。


[ zāo nán ] :

〈动〉遭遇困难;为难。


词语解释

  1. 遭遇灾难;遇难。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 句道兴 本《搜神记》:“ 齐 人空车, 鲁 人负父。 齐 今遭难, 鲁 在何处?”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假使他不离开,恐怕连他自己也会遭难。”

  2. 遭遇困难;为难。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前日这些小事,乃我见你父亲一时遭难无偿,我自出心赠他的。” 梁斌 《红旗谱》五:“咱就是缺少念书人哪!几辈子看个文书借帖都遭难。” 梁斌 《播火记》四三:“当他走到河边,摇摇头又遭难了:他不知河水深浅,趟不过河水,又怎样回到家乡?”

引证解释

⒈ 遭遇灾难;遇难。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
句道兴本《搜神记》:“齐人空车, 鲁人负父。 齐今遭难, 鲁在何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六:“假使他不离开,恐怕连他自己也会遭难。”

⒉ 遭遇困难;为难。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前日这些小事,乃我见你父亲一时遭难无偿,我自出心赠他的。”
梁斌《红旗谱》五:“咱就是缺少念书人哪!几辈子看个文书借帖都遭难。”
梁斌《播火记》四三:“当他走到河边,摇摇头又遭难了:他不知河水深浅,趟不过河水,又怎样回到家乡?”

遭难的国语词典

遭遇灾难。

遭难的网络释义

遭难

  • 遭难:汉语词语
  • 遭难:椎名林檎演唱歌曲
  • 遭难:东京事変演唱歌曲
  • 遭难 (汉语词语)

  • 【词目 】遭难
  • 【拼音】zāonàn
  • 【 英文 】〖meetwithmisfortune〗
  • 解释
  • [方言]∶遭到不幸和灾难;遇到麻烦
  • 他这一辈子可没少遭难
  • 〖bekilledinanaccident〗∶因事故而丧生
  • 遭难身亡
  • 遭难造句

    灾荒年景,一些慈善机构总要向遭难的农民进行施舍。
    为了发财,他们竟把防风沙的树林也给砍了,这真是杀鸡取卵。到头来遭难的还是他们自己。
    你的一笑,狼都上吊;你的一叹,猫跑鼠窜;你的一叫,鸡飞狗跳;你的一站,臭味弥漫;你一出汗,虱子遭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不打扮,把鬼吓瘫。
    你灿烂的一笑,狼都上吊;你温柔的一叫,鸡飞狗跳;你潇洒的一站,臭味弥漫;你兴奋的出汗,虱子遭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一打扮,把鬼吓瘫。
    奥贡喀沃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所以他可以同皇帝和长者一道吃饭。所以,当邻村的人们为了避免战争和流血而把一个孩子送给乌姆奥菲亚村作牺牲时,也就由他来看管这个命运注定要遭难的孩子。这不幸的孩子名叫伊克美弗纳。钦努阿·阿契贝。
    凡是可怜的,遭难的女子,她的心等于一块极需要爱情的海绵,只消一滴感情,立即膨胀。巴尔扎克。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告诉我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有个人因为你而遭难,你是不是会肯拿一生去还?哪怕,这偿还就是一生陪在他身边,做一个永远见不得天日的“情,人”?乐小米。
    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丹尼尔·笛福。
    有备无患,无备遭难。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蛮干,今日痛苦。
    今年处处暴雨不断,洪水泛滥,财产受损,人民遭难。发短信祈福,共同祈愿,全国各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康,国家和谐,你我幸福年年!
    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秦鹿逐翻兴社稷,楚骓推倒立封疆。天子懦弱奸邪起,宗社凋零盗贼狂。看到两京遭难处,铁人无泪也凄惶。
    遭难的日子,我必以背向他们,不以面向他们。
    人,以天为命,遇事求神问卜,遭难供物祭天。
    这使她去帮助世上受苦遭难的人。
    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以东人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耶和华阿求你记念这仇。
    那些汽车堵住出口能把这地方变成遭难场所。
    我们要起来,上伯特利去,在那里我要筑一座坛给神,就是在我遭难的日子应允我的祷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
    遭难已久,饥馑荐臻,或以糊口之功,私力窃盗;或不识王命,藏窜山薮;或为囚徒,先被执系,元元之命,甚可哀愍。
    我见古珊的帐棚遭难,米甸的幔子战兢。
    凡是可怜的,遭难的女子,她的心等于一块极需要爱情的海棉,只消一滴感情,立即膨胀。巴尔扎克。

    汉字详情

    zā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GMAP
    五行:
    仓颉: YTWA
    四角: 35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曹声。本义:遇见,碰到)

    (2) 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遭,遇也。——《说文》

    遭先生于道。——《礼记·曲礼》。疏:“逢也。”

    未既龀而遭之。——《国语·郑语》。注:“遇也。”

    遭圣则兴。——《史记·孝武纪》

    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晏子出,遭之途。——《史记·管晏列传》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遭伤(遇死;被害);遭变(遇到变故);遭坏(遇到山崖或墙壁等的崩塌);遭险(遇到危险)

    (4) 受到;遭受

    轩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遭风雨霜露。——清· 洪亮吉《治平篇》

    遭水旱疾疫。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杜甫《遣兴》

    (5) 又如:遭声气(遭受舆论谴责);遭愆(遭殃;倒霉);遭了毒手;遭诛(被杀);遭谗(受到谗害);遭谤(受到诽谤)

    名词

    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气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唐· 柳宗元文

    遭遁;遭随(遭命和随命的合称)

    量词

    (1) 次,回

    虚绕千万遭。——孟郊《寒地百姓吟》

    (2) 又如:遭把(一两次;个把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我还是头一遭

    (3) 一圈,一场

    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水浒传》

    (4) 又如:多绕几遭

    英文翻译

    come across, meet with, encou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1 zau1 [台湾四县腔] zo1 zau1 [沙头角腔] zau1 [陆丰腔] zau1 [宝安腔] zau1 [客英字典] zau1 [梅县腔] zau1 [东莞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zau1 zo1
    ◎ 潮州话: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作曹平聲開口一等tsɑucau/zau
    nán,nàn [nan,nan]
    部首: 811
    笔画: 10
    五笔: CWYG
    仓颉: EOG
    四角: 70415

    详细解释

    n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动词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名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后缀词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nàn

    名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动词

    (1) 诘问;责难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英文翻译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naan4 na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