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

shì liàng [ shi liang]
繁体 适量

词语释义

谓数量适宜。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谓数量适宜。 翁偶虹 《北京话旧·货声》:“冬季豌豆糕……用俩竹签戳取于碟,论个不论块,戳时口中念‘一对来,两对来’,适量而止,洒以白糖及红糖卤,亦别具风味。”

適量的国语词典

数量恰当。

如:「只要适量的清洁剂,就可把衣服洗得洁白如新。」

適量的网络释义

适量

  • 适量,指数量适宜;适当的数量。
  • 適量的翻译

    英语: appropriateamount
    德语: imrichtigenMaß,inangemessenerMenge
    法语: quantitéappropriée

    汉字详情

    shì,dí,zhé [shi,di,zhe]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UMDP
    仓颉: YYCB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shì

    動詞

    (1) (形聲。從辵( chuò),啻( chì)聲。本義:往,到)

    (2) 同本義

    適,之也。——《説文》。段曰:“往自發、髮動言之,適自所到言之。”

    十一月,沛公引兵之 薛。——《漢書·高帝紀》

    輟耕之壟上。——《史記·陳涉世家》

    適,往也。——《爾雅》

    民不適攸居。——《書·盤庚》

    爰其適歸。——《詩·小雅·四月》

    適彼樂土。——《詩·魏風·碩鼠》

    使適四方。——《周禮·小行人》

    以適父母舅姑之所。——《禮記·内則》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宋·  蘇、囌軾《石鍾、鐘 山記》

    (3) 又如:無所適從;何適;適秦;適遠(到遠處去);適野(前往野外)

    (4) 歸嚮

    好惡、噁不愆,民知所適,事與不濟。——《左傳·昭公十五年》

    (5) 又如:適歸(往歸;歸嚮);適道(可以一起學習,而不可以一起完成某種事業或達到某種道德境界)

    (6) 女子出嫁

    適,女子出嫁。——《玉篇》

    女年十五許,有適人之道。——《孔子家語·本命》

    女三人,長適秘書丞錢衮,余尚幼。—— 歐陽修《江鄰幾墓志銘》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玉台新咏·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已適(已嫁出);重適(改嫁)

    (8) 符合,適合

    適我願兮。——《詩·鄭風·野有蔓草》

    其風雨則不適。——《吕氏春秋·明理》

    寒暑適。——《吕氏春秋·大樂》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玉台新咏·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少無適俗韵,性本愛丘山。——晋· 陶淵明《歸園田居》

    (9) 又如:適意(順心;滿意);適志(做事合乎心意);適變(適應變化);適職(適合職分);適願(符合心願);適價(合適的價格);適足(充足適度而不過分);適例(恰當、噹的例子)

    (10) 節製 。如:適欲(節製欲望);適逸(節製淫樂)

    (11) 遇

    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爲適遭暴亂,得奮其劍。—— 班彪《王命論》

    形容詞

    (1) 舒適,滿足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掃葉席草,酌相勞,意適往反,往往留于山上。——宋· 蘇、囌轍《武昌九曲亭記》

    (2) 又如:舒適;適身(身體感到舒適);適己(自得)

    副詞

    (1) 正好,恰好

    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麵。——宋· 瀋括《夢溪筆談》

    適先生奓户入,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適晤(恰好遇見);適逢其會;適然(恰好如此)

    (3) 偶而,偶然

    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灾,適爾。——《書·康誥》

    (4) 剛剛;方才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玉台新咏·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時已過午,奴輩適至。——《徐霞客游記·游黄山記》

    (5) 又如:適聆雅奏(剛才聽得所奏之高雅音樂)

    名詞

    辟領,古喪服之領。係、繋開喪服而成。一説通“積”

    負廣出于適寸。適博四寸,出于衰。——《儀禮》

    kuò

    暫無詳細釋義

    英文翻译

    match, comfortable; just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s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t7 dit7 [dui5] [台湾四县腔] siit7 dit7 dui5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sid5 zag5 [东莞腔] sit7 [客英字典] shit7 [宝安腔] sit7 | dit7 | zak7 | tit8 [梅县腔]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施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ɕĭɛksjek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G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MWG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loe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