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羡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对远处事物的向往。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薄游京都日,遥羡 稽山 名。” 唐 岑参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诗:“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
引证解释
⒈ 谓对远处事物的向往。
引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
唐岑参《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诗:“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
遥羡的网络释义
遥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2) 同本义
遥,远也。——《广雅》
遥,远也。梁楚曰遥。——《方言六》
遥遥,远也。——《广雅》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注:“遥,远也。”
可登而路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遥闻汝哭声。——清· 林觉民《与妻书》
遥语应元。——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遥天(远天);遥祭(向着远方而祭祀);遥领(间接治理,由远处控制监督);遥遥华胄(指远古时候的名门后裔);遥心(心向远方);遥目(远望);遥仰(对远地的人表示敬仰)
(4) 时间长
勤思终遥夕。——何劭《杂诗》
(5) 又如:遥夕(长夜);遥久(长久)
(6) 通“姚”。妖艳;美好 。如:遥冶(姚冶;艳丽);遥艳(妖艳)
(7) 通“摇” 。如:遥曳(摇荡)
动词
(1) 飘荡
魂魄归徕,无远遥只。(只:语气词,无实义)——《楚辞·大招》
(2) 又如:遥袅(飘遥缭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遙 | 餘昭 | 以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jĭɛu | je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2) 同本义
羡,贪欲也。——《说文》
羡,贪慕也。——《广韵》
慕欲曰羡。——《字林》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诗·大雅·皇矣》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3) 又如:歆羡(羡慕);艳羡(十分羡慕);称羡(称赞羡慕);欣羡(喜爱而羡慕);叹羡(赞叹羡慕)
(4) 超过,盖过
德隆乎三皇,功羡于 五帝。—— 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又如:羡田(在已入藉或规定的土地数目之外另占有的田地,是不纳租赋的隐匿田);羡利(盈利)
形容词
(1) 富余,足够而多余
四方有羡。——《诗·小雅·十月之交》
以羡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下》
钧羡不足。——《管子·国蓄》
以其余为羡。——《周礼·小司徒》
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晏子春秋》
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史记·平准书》
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元史·许谦传》
(2) 又如:羡力(多余的力量);羡田(余田,指不纳租税的私垦田地);羡溢(富饶丰足)
(3) 长
壁羡以起度。——《周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je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羡 | 似面 | 邪 | 仙A開 | 去聲 | 霰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zsienh/szie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