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

qiú jìng [qiu jing]
繁体 遒勁
注音 ㄑ一ㄡˊ ㄐ一ㄥ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遒劲 qiújìng

(1) 强劲有力;刚健有力。多指书画的运笔

笔格遒劲。——《图绘宝鉴》
风格遒劲
vigorous

词语解释

  1. 刚劲有力。

    唐 司空图 《送草书僧归越》:“僧生于东 越 ,虽幼落於佛,而学无不至,故逸跡遒劲之外,亦恣为謌诗,以导江湖沉鬱之气,是佛首而儒其业者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笔力遒劲可爱。” 清 查慎行 《王文成纪功碑》诗:“纪功非夸乃纪实,书法遒劲辞温醇。”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字的确写得好,笔力遒劲,是 颜真卿 体。”

引证解释

⒈ 刚劲有力。

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僧生于东越,虽幼落於佛,而学无不至,故逸跡遒劲之外,亦恣为謌诗,以导江湖沉鬱之气,是佛首而儒其业者也。”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笔力遒劲可爱。”
清查慎行《王文成纪功碑》诗:“纪功非夸乃纪实,书法遒劲辞温醇。”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二:“字的确写得好,笔力遒劲,是颜真卿体。”

遒劲的国语词典

强劲有力。常用来描述文章、书画的风格、笔法。《老残游记.第三回》:「笔力甚为遒劲,上题『大风张风』四字。」也作「遒健」。

遒劲的网络释义

遒劲

  • 遒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ú jìng,形容雄健,有力量的。出自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 “僧生于东越 ,虽幼落於佛,而学无不至,故逸迹遒劲之外, 亦恣为謌诗, 以导江湖沉郁之气,是佛首而儒其业者也。”

遒劲造句

这篇杂文笔力遒劲雄健,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
这位书法家的字大气磅礴遒劲有力犹如天马行空。
如果你选择了天空,只有遒劲的翅羽才能让你翱翔无限。
而且第四式手印捏起之时,手掌上的筋络会尽数隆起,手掌变得遒劲有力,这种特殊的发劲技巧使得云潇抓握之力凭空增强了三成不止。
青春期正是斗牛场,不是顶牛,就是牛顶。也正是学经验之时,这时期是人生的亢奋点。而我们出奇伟磅礴的能量:像火花一样,烧灼我们心中的木炭。像华虎一样,吼出遒劲的吠鸣。像灯光一样,反射出五彩斑斓。弥丽的光。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
遒劲的枝丫就如同一个成年壮汉的身躯,直指苍穹。
在纪念馆的陈列窗里,我看到很多陈英士当年的书信和诗词,字迹雅秀,笔力遒劲。
他被毛体遒劲潇洒飘逸的风格震撼,他便开始研究毛体,从临摹开始,用红蓝铅笔反复练习,前后花费七年时间。
课本的封面上写着‘兵伐诀’三个大字,笔势遒劲,一笔一划锋利之极,有如刀剑!千夜看了,竟然觉得有种刺痛感觉。
默默地看着杜鹃花,那遒劲的枝干,铭刻着杜鹃花一路走来的风雨;那墨绿的叶片,渗透了杜鹃花饱经霜雪的苦难;那柔美的花瓣,演奏了酸辛旅程的胜利乐章。杜鹃花的每一次怒放,都显示出生命的奇迹。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黄鑫更崇尚并追求遒劲雅致的书法,用蘸满浓郁中国文化的毛笔线条纵情地挥洒自己的情怀。
小年到了,把问候装进鞭炮里,噼里啪啦都是我祝福的话语;把问候写进对联里,一笔一划都遒劲有力;把问候装进红包里,掏出来的都是大红大利;把问候融进酒杯里,喝到的都是十分的满意;把小年的问候挤进这字里行间里,读出的都是浓浓的情意。祝你小年快乐!
或纵逸跌宕,气厚形清;或造境高古,冲和雅丽;或天然浑穆,含而不发;或爽健遒劲,烂漫酣畅。
在书法学习上他源于传统,博采众长而自出新意,初步形成了自己浑朴厚重、遒劲开张的艺术风格。
字是用毛笔写的,遒劲有力,力透纸背。
他的书法作品骨力遒劲,不失为一位大家。
秦岭一脉,第一个上场的男孩叫做璞,男孩看着玉琦,先是一个微笑,然后便在盘上落下一子,运指轻柔间,透出刚韧遒劲的气场。
作品以中国传统壁画表现手段,笔法圆润遒劲,行笔流畅飞扬,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逼真。

汉字详情

qiú [qiu]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SGP
五行:
吉凶:
仓颉: YTCW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酋( qiú)声。本义:迫近)

(2) 同本义

遒,迫也。——《说文》

遒相迫些。——《楚辞·招魂》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楚辞·九辩》

(3) 又如:遒尽(迫近于尽头)

(4) 终竟;完尽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宋· 苏轼《滕达道挽词二首》

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诗·商颂·长发》

(5) 又如:遒变(骤变)

形容词

(1) 急迫。也作“迺”

遒,急也。——《广雅·释诂》

(2) 又如:遒迫(迫逐);遒忽(匆遽;急速);遒进(骤进,大有长进);遒捷(短促急骤)

(3) 强劲;强健;有力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南朝宋·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

(4) 又如:遒文(文笔强劲有力);遒逸(形容文章内容、词藻的强健奔放);遒紧(形容诗文的刚健严谨);遒丽(指书、画、语、文的强劲富丽)

(5) 刚强

库狄干鲜卑老公, 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北史》

(6) 坚固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诗·豳风》

(7) 美好

遒文丽藻,方驾曹王俊迈,联横许郭。——刘孝林《广绝交论》

(8) 又如:遒泽(美好而有光泽);遒雅(美好风雅;不粗鄙);遒旨(超逸的意旨)

英文翻译

strong, unyielding, for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u2 ciu1 siu2 [客英字典] ciu2 siu2 [台湾四县腔] ciu2 ciu1 siu2 [梅县腔] ciu2
◎ 潮州话:优5(由)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由平聲開口三等ciu/zioutsĭəu
jìn,jìng [jin,jing]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CA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MKS
四角: 14127

详细解释

jìn

名词

(1) (形声。从力,坙声。①( jìng)本义:强劲有力。②力气)

(2) 力量,力气 。如:劲兵(精锐部队);牛劲儿(大力气);加劲(增加力量);用劲(用力);带劲(有力量);脚劲(两腿的力气)

(3) 精神;情绪 。如:上劲(精神振奋,劲头儿大);起劲(情绪高,劲头儿大);干得非常起劲;他们真有这股劲儿;要鼓实劲,不要鼓虚劲

(4) 神情;态度 。如:他们都显出高兴劲;骄傲劲儿;精明劲儿;别扭劲儿

(5) 趣味;兴趣 。如:打扑克没劲;他们两不对劲

(6) 指某种程度,限度 。如:熟过了劲;白劲儿;香劲儿;够劲儿

(7) 另见 jìng

jìng

形容词

(1)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2) 同本义

劲,彊也。——《说文》

劲,强也。——《字林》

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礼记·乐记》

夫梁兵劲而权重。——《战国策·宋策》

孔子之劲。——《列子·说符》

弓先调而后求劲。——《淮南子·说林》

良将劲弩守要塞。——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战国策》

风力虽尚劲。——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此劲敌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刚劲;劲弩(坚强有力的弓弩);劲酒(烈酒);劲节(强劲的枝节;坚贞不移的操守);劲武(刚健勇武);劲猛(强悍勇猛);劲兵(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劲卒(精锐的士兵);劲勇(精壮的勇士);劲锐(精锐的士卒或军队)

(4) 笔法遒劲 。如:劲骏(挺拔俊逸);劲丽(挺拔秀丽);劲妙(刚健神妙);劲利(形容书法雄健流利)

(5) 猛烈;风势强劲

风劲角弓鸣。——唐· 王维《观猎》

筋力越劲。——《荀子·非相》。注:“勇也。”

(6) 又如:劲秋(秋气肃杀,能凋零草木,所以称秋天为劲秋);劲气(寒冷之气);劲厉(风势猛烈而寒冷)

(7) 坚固;坚硬

材虽劲。——《吕氏春秋·顺说》

木益枯则劲。——《吕氏春秋·别类》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骆宾王《浮槎》

(8) 又如:劲节(竹木丫枝出生的坚固之处);劲利(坚固锐利);劲质(坚硬的质地;坚强的质性)

(9) 强壮,对疾病或恶劣天气有抵抗力

其气急疾坚劲。——《素问·腹中论》。注:“刚也。”

(10) 又如:劲草;劲松

(11) 坚强;刚强

某度之,必其兵未集而有是言。使之集,则使者健而言必劲矣。——辛弃疾《九议》

(12) 又如:劲直(刚毅正直);劲切(刚强峻急);劲果(刚毅果敢);劲廉(刚正廉洁);劲躁(刚强而急躁)

名词

精锐部队

摧坚陷劲,所向有功。——明· 屈大均《东广州县起义传》

动词

(1) 加强

得其众不足以劲兵。——《史记》

不如与魏以劲之。——《战国策·秦策一》

(2) 另见 jìn

英文翻译

strong, unyielding, tough, 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6
◎ 潮州话:gên3 (kèⁿ) ngên6 (ngẽⁿ)

宋本广韵

遒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