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劲郁勃

qiú jìng yù bó [qiu jing yu bo]

词语释义

字体潇洒清秀,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汉字详情

qiú [qiu]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SGP
五行:
吉凶:
仓颉: YTCW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酋( qiú)声。本义:迫近)

(2) 同本义

遒,迫也。——《说文》

遒相迫些。——《楚辞·招魂》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楚辞·九辩》

(3) 又如:遒尽(迫近于尽头)

(4) 终竟;完尽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宋· 苏轼《滕达道挽词二首》

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诗·商颂·长发》

(5) 又如:遒变(骤变)

形容词

(1) 急迫。也作“迺”

遒,急也。——《广雅·释诂》

(2) 又如:遒迫(迫逐);遒忽(匆遽;急速);遒进(骤进,大有长进);遒捷(短促急骤)

(3) 强劲;强健;有力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南朝宋·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

(4) 又如:遒文(文笔强劲有力);遒逸(形容文章内容、词藻的强健奔放);遒紧(形容诗文的刚健严谨);遒丽(指书、画、语、文的强劲富丽)

(5) 刚强

库狄干鲜卑老公, 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北史》

(6) 坚固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诗·豳风》

(7) 美好

遒文丽藻,方驾曹王俊迈,联横许郭。——刘孝林《广绝交论》

(8) 又如:遒泽(美好而有光泽);遒雅(美好风雅;不粗鄙);遒旨(超逸的意旨)

英文翻译

strong, unyielding, for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u2 ciu1 siu2 [客英字典] ciu2 siu2 [台湾四县腔] ciu2 ciu1 siu2 [梅县腔] ciu2
◎ 潮州话:优5(由)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由平聲開口三等ciu/zioutsĭəu
jìn,jìng [jin,jing]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CA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MKS
四角: 14127

详细解释

jìn

名词

(1) (形声。从力,坙声。①( jìng)本义:强劲有力。②力气)

(2) 力量,力气 。如:劲兵(精锐部队);牛劲儿(大力气);加劲(增加力量);用劲(用力);带劲(有力量);脚劲(两腿的力气)

(3) 精神;情绪 。如:上劲(精神振奋,劲头儿大);起劲(情绪高,劲头儿大);干得非常起劲;他们真有这股劲儿;要鼓实劲,不要鼓虚劲

(4) 神情;态度 。如:他们都显出高兴劲;骄傲劲儿;精明劲儿;别扭劲儿

(5) 趣味;兴趣 。如:打扑克没劲;他们两不对劲

(6) 指某种程度,限度 。如:熟过了劲;白劲儿;香劲儿;够劲儿

(7) 另见 jìng

jìng

形容词

(1)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2) 同本义

劲,彊也。——《说文》

劲,强也。——《字林》

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礼记·乐记》

夫梁兵劲而权重。——《战国策·宋策》

孔子之劲。——《列子·说符》

弓先调而后求劲。——《淮南子·说林》

良将劲弩守要塞。——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战国策》

风力虽尚劲。——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此劲敌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刚劲;劲弩(坚强有力的弓弩);劲酒(烈酒);劲节(强劲的枝节;坚贞不移的操守);劲武(刚健勇武);劲猛(强悍勇猛);劲兵(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劲卒(精锐的士兵);劲勇(精壮的勇士);劲锐(精锐的士卒或军队)

(4) 笔法遒劲 。如:劲骏(挺拔俊逸);劲丽(挺拔秀丽);劲妙(刚健神妙);劲利(形容书法雄健流利)

(5) 猛烈;风势强劲

风劲角弓鸣。——唐· 王维《观猎》

筋力越劲。——《荀子·非相》。注:“勇也。”

(6) 又如:劲秋(秋气肃杀,能凋零草木,所以称秋天为劲秋);劲气(寒冷之气);劲厉(风势猛烈而寒冷)

(7) 坚固;坚硬

材虽劲。——《吕氏春秋·顺说》

木益枯则劲。——《吕氏春秋·别类》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骆宾王《浮槎》

(8) 又如:劲节(竹木丫枝出生的坚固之处);劲利(坚固锐利);劲质(坚硬的质地;坚强的质性)

(9) 强壮,对疾病或恶劣天气有抵抗力

其气急疾坚劲。——《素问·腹中论》。注:“刚也。”

(10) 又如:劲草;劲松

(11) 坚强;刚强

某度之,必其兵未集而有是言。使之集,则使者健而言必劲矣。——辛弃疾《九议》

(12) 又如:劲直(刚毅正直);劲切(刚强峻急);劲果(刚毅果敢);劲廉(刚正廉洁);劲躁(刚强而急躁)

名词

精锐部队

摧坚陷劲,所向有功。——明· 屈大均《东广州县起义传》

动词

(1) 加强

得其众不足以劲兵。——《史记》

不如与魏以劲之。——《战国策·秦策一》

(2) 另见 jìn

英文翻译

strong, unyielding, tough, p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6
◎ 潮州话:gên3 (kèⁿ) ngên6 (ngẽⁿ)

宋本广韵

[yu]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DE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NL
四角: 4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sweet smelling, rich in aroma; (Cant.) to move,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ʔĭukqiuk/iuk
bó,bèi [bo,bei]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FPBL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DKS
四角: 44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孛( 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勃,排也。——《说文》

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

(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

形容词

(1) 兴起;旺盛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

(3) 通“悖”。乖戾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

(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

(5) 变容、变色的样子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

(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

名词

(1) 粉末;粉状物

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

(2) 姓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英文翻译

suddenly, sudden, quick

方言集汇

◎ 粤语:bu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t8 [沙头角腔] put8 [东莞腔] put8 [梅县腔] put8 [陆丰腔] put8 [客英字典] put8 [台湾四县腔] put8 [客语拼音字汇] pud6 [宝安腔] p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没入聲合口一等bʰuətbuvt/b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