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离弃和终止。
《书·召诰》:“天既遐终大邦 殷 之命。” 孔 传:“言天已远终 殷 命。” 清 方苞 《七思·弟椒涂》:“涉季春兮月生魄,命遐终兮阨鬼伯。”
引证解释
⒈ 离弃和终止。
引《书·召诰》:“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
孔传:“言天已远终殷命。”
清方苞《七思·弟椒涂》:“涉季春兮月生魄,命遐终兮阨鬼伯。”
遐终的网络释义
遐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叚( )声。本义:远)(2) 同本义
遐,远也。——《说文新附》
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
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汉· 扬雄《长杨赋》
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警世通言》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宋· 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
(3) 又如:遐僻(偏远);遐宣(远远宣扬);遐方(远方);遐布(传播到远处)
(4) 长久,久远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诗·小雅·天保》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唐· 德宗《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5) 又如:遐福(久远之福);遐祉(永远长保的福祉)
(6) 又长又大
爰有遐狄,镣质轮菌,坐高门之侧堂,彰圣主之威神。——《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7) 又如:遐志(远大的志向);遐愁(深长的愁绪)
(8) 疏远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小雅·白驹》。朱熹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9) 又如:遐弃(疏远抛弃);遐遗(疏远遗弃)
名词
(1) 前人;以往
遵许郭之遐轨。——《晋书》
仰天民之高衢兮,慕在昔之遐轨。——汉· 阮瑀《纪征赋》
(2) 又如:遐轨(古人的遗迹;前人之法度);遐籍(古代的典籍)
(3) 边远地方 。如:遐荒(边远的荒芜地区);遐陬(边远角落);遐氓(边远地区的人民)
动词
(1) 远去
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文选·张衡·东京赋》
(2) 又如:遐升(死亡的婉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2 [宝安腔] ha2 [客英字典] ha2 [陆丰腔] ha3 [台湾四县腔] ha2 [东莞腔] ha2 [梅县腔] ha2 [客语拼音字汇] ha2
◎ 潮州话:何呀5(霞)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遐 | 胡加 | 匣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ghra/hea | ɣ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2) 同本义
终,絿丝也。——《说文》
旋终在项。——《睡虎地秦墓竹简》
(3) 终了;结束。与“始”相对
终,极也;终,穷也。——《广雅》
天禄永终。——《论语》
君子以永终知敝。——《易·象下传》。虞注:“坤为永终。”
终朝三拕之。——《易·讼》
庶人终食。——《国语·周语》
妇怨无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继五国迁灭。——宋· 苏洵《六国论》
(4) 又
用武而不终。
终亦不顾。——《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不终岁。——《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月终(月底);年终(一年的末了);始终(从开始到最后);终服(父母之丧,服满三年。同终制);终献(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奠酒为终献);终覆(复试结束)
(6) 死
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终吾身而已。——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终誉(死后的声名);终没(寿终);终具(送终之具,指棺、槨等);终服(终丧);终丧(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
(8) 完成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9) 相当
出载而立,其广终队。——《墨子·备梯》
名词
(1) 歌诗一篇,乐一成为一终 。如:终篇(写完或读完一篇文章)
(2) 古代历法指称“闰月”
举正于中,归邪于终。——《史记》
(3) 通“众”。众人
终莫能就。——《战国策·韩策》
以义终。——《礼记·祭法》
终生之化。——《汉书·杨王孙传》
(4) 姓
形容词
(1) 整;全,尽
终宵刺探。(终宵:通夜。刺探:探问。)——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终夕(整夜,通宵);终夜(整夜,全夜);终风(整日刮风);终朝(整个早上;整天,整日)
(3) 通“众”(
)。多终三十里。——《诗·周颂·噫嘻》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副词
(1) 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
愿终守之。——《战国策·魏策》
终无所成。——《世说新语·自新》
终不敢搏。——唐· 柳宗元《三戒》
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终究,到底
终不可强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终遣之。——汉· 刘向《列女传》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终不蒙见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猛鸷终弗逮。——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终乖(到底违背);终究(毕竟,也作“终久”);终须(终究,毕竟);终于(终究;到底);终久(终究);终归(终究;毕竟)
(4) 表示时间,相当于“常”、“久”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上》
(5) 又如:终古(久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