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篆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卜算未来。
《晋书·郭璞传论》:“ 景纯 之探策定数,考往知来,迈 京 管 於前图,軼 梓 灶 於遐篆。”
引证解释
⒈ 卜算未来。
引《晋书·郭璞传论》:“景纯之探策定数,考往知来,迈京管於前图,軼梓灶於遐篆。”
遐篆的网络释义
遐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叚( )声。本义:远)(2) 同本义
遐,远也。——《说文新附》
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
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汉· 扬雄《长杨赋》
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警世通言》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宋· 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
(3) 又如:遐僻(偏远);遐宣(远远宣扬);遐方(远方);遐布(传播到远处)
(4) 长久,久远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诗·小雅·天保》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唐· 德宗《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5) 又如:遐福(久远之福);遐祉(永远长保的福祉)
(6) 又长又大
爰有遐狄,镣质轮菌,坐高门之侧堂,彰圣主之威神。——《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7) 又如:遐志(远大的志向);遐愁(深长的愁绪)
(8) 疏远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小雅·白驹》。朱熹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9) 又如:遐弃(疏远抛弃);遐遗(疏远遗弃)
名词
(1) 前人;以往
遵许郭之遐轨。——《晋书》
仰天民之高衢兮,慕在昔之遐轨。——汉· 阮瑀《纪征赋》
(2) 又如:遐轨(古人的遗迹;前人之法度);遐籍(古代的典籍)
(3) 边远地方 。如:遐荒(边远的荒芜地区);遐陬(边远角落);遐氓(边远地区的人民)
动词
(1) 远去
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文选·张衡·东京赋》
(2) 又如:遐升(死亡的婉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2 [宝安腔] ha2 [客英字典] ha2 [陆丰腔] ha3 [台湾四县腔] ha2 [东莞腔] ha2 [梅县腔] ha2 [客语拼音字汇] ha2
◎ 潮州话:何呀5(霞)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遐 | 胡加 | 匣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ghra/hea | ɣ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彖(
)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2) 同本义
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 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 许君所云八体, 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 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 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
鸟书篆素。——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
用篆章一。——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篆炉(有篆字形图案的香炉);篆体(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虫(篆书);篆题(用篆书所写的字);篆隶(篆书和隶书);篆记(篆体印章)
(4) 官印的代称
妻孥从饿死,敢爱黄金篆。——唐· 刘叉《饿咏》
轻骑而先,二十六日入泰州,未视篆,借郡中敢死士及部押使臣效用。—— 岳琦《金蛇粹编》
(5) 又如:篆文(篆体字);篆注(对篆字的注解);篆籀(篆文和籀文)
(6) 官职
明官多缺,以经历署篆。——《徐霞客游记》
动词
(1) 特指用篆体字书写
太一装以宝,列仙篆其文。——唐· 韩愈· 孟郊《赠剑客李园联句》
(2) 又如:篆素(写篆书于素帛);篆额(用篆字书写碑额);篆书(写篆字)
(3) 雕刻
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红楼梦》
(4) 引申为铭刻
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聊斋志异》
才微往彦,遇倍昔时,仰戴恩荣,已增铭篆。——唐· 顾云《谢徐学士启》
(5) 又如:篆铭(铭刻,比喻牢记在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n5 [梅县腔] chon5 [台湾四县腔] con5 [客语拼音字汇] con4 [陆丰腔] con6 [宝安腔] con5 [客英字典] chon5 [东莞腔] zo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篆 | 持兖 | 澄 | 仙B合 | 上聲 | 銑 | 合口三等 | 仙B | 山 | dryenx/dween | ɖʰĭw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