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思
词语释义
遐思
(1) 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引证解释
⒈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引唐韩偓《<香奁集>序》:“遐思宫体未降,称庾信攻文,却誚《玉臺》,何必倩徐陵作序。”
明陶宗仪《辍耕录·宣文阁》:“以天历二年三月,作奎章之阁,备燕閒之居,将以渊潜遐思,缉熙典学。”
秦牧《艺海拾贝·南国盆景》:“对着一盆精彩的盆景,有时的确颇能发人遐思。”
⒉ 深长的思念。
引宋王安石《谢徐秘校启》:“未即趋承,惟加调护,佇膺殊擢,以慰遐思。”
明张居正《祭米公文》:“怀陟岵之遐思兮,冀瓜期之既及。”
清张仪昭《侍宦都门题<香畹楼忆语>后》诗:“燕云牵别梦, 湘草寄遐思。”
遐思的国语词典
超越现实的思索或想像。晋.郭璞〈游仙〉诗一九首之八:「悠然心永怀,眇尔自遐想。」唐.李翶〈幽怀赋〉:「何兹世之可久兮,宜永念而遐思。」也作「遐想」。
遐思的网络释义
遐思
遐思的翻译
近义词
遐思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叚( )声。本义:远)(2) 同本义
遐,远也。——《说文新附》
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
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汉· 扬雄《长杨赋》
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警世通言》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宋· 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
(3) 又如:遐僻(偏远);遐宣(远远宣扬);遐方(远方);遐布(传播到远处)
(4) 长久,久远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诗·小雅·天保》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唐· 德宗《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5) 又如:遐福(久远之福);遐祉(永远长保的福祉)
(6) 又长又大
爰有遐狄,镣质轮菌,坐高门之侧堂,彰圣主之威神。——《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7) 又如:遐志(远大的志向);遐愁(深长的愁绪)
(8) 疏远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小雅·白驹》。朱熹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9) 又如:遐弃(疏远抛弃);遐遗(疏远遗弃)
名词
(1) 前人;以往
遵许郭之遐轨。——《晋书》
仰天民之高衢兮,慕在昔之遐轨。——汉· 阮瑀《纪征赋》
(2) 又如:遐轨(古人的遗迹;前人之法度);遐籍(古代的典籍)
(3) 边远地方 。如:遐荒(边远的荒芜地区);遐陬(边远角落);遐氓(边远地区的人民)
动词
(1) 远去
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文选·张衡·东京赋》
(2) 又如:遐升(死亡的婉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2 [宝安腔] ha2 [客英字典] ha2 [陆丰腔] ha3 [台湾四县腔] ha2 [东莞腔] ha2 [梅县腔] ha2 [客语拼音字汇] ha2
◎ 潮州话:何呀5(霞)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遐 | 胡加 | 匣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ghra/hea | ɣa |
详细解释
sāi
形容词
(1) 多须的样子 。如:于思(形容胡须很多)
(2) 另见
sī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
),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2)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思量盘算;考虑);思忖(细细考虑,揣度);思惟(思索;考虑);思乎(方言。想,考虑);思省(考虑;省察);思度(考虑,思忖);思酌(考虑斟酌);思裁(忖度);思摸(方言。忖度);思辨(思考辨析);思绎(思索寻求)
(4) 思慕;想念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思慕宿宾(思念曾住在此地的人);思功悼枉(怀念其功绩,伤悲其冤屈);思忆(思念,想念);思女(思念异性的女子);思服(怀念);思齐(思慕贤者的风范而效法之,使与之等齐);思旧(思念旧友);思治(想念治世);思归(想望回故乡);思怀(怀念);思眷(眷念);思企(旧时书信语,犹想念);思顾(思念);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思负(思念罪过);思存(思念,念念不忘);思土(思念故土);思且(犹思存);思渴(渴念);思心(思恋爱慕之心);思泳(思慕咏叹)
(6) 悲伤,哀愁
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乐府诗集·长歌行》
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絃。——三国 魏· 曹植《幽思赋》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晋· 张华《励志诗》
(7) 又如:思秋(悲秋)
名词
(1) 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晻晻日欲瞑,愁思出门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思功(苦思之功,创作中的苦心经营);思力(思维能力);思至(灵感到来,思想集中);思覃(深思);思致(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思理(构思;思辨能力;思致,才思情致);思综(才思);思纬(才思学识);思意(心思用意);思士(思善感之士);思事(心事);乡思
(3) 特指创作的构思
画思入神。——《新唐书》
(4) 诉讼。通“司”
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
(5) 诗体的一种
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 宋· 严羽《沧浪诗话》
(1) 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2) 用于句中,无实义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小雅·桑扈》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sii5 [梅县腔] se1 se5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xi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ii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 潮州话:se1(sur) se3(sùr) , sai1(sai)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思 | 息兹 | 心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sĭə | si/s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