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故

yù gù [ yu gu]
注音 ㄩˋ ㄍㄨˋ

词语释义

1.碰到旧友。

词语解释

  1. 碰到旧友。

    《禅真逸史》第十四回:“今日相逢,他乡遇故,也不枉了小人一场跋涉。”

引证解释

⒈ 碰到旧友。

《禅真逸史》第十四回:“今日相逢,他乡遇故,也不枉了小人一场跋涉。”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JMH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WLB
四角: 36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禺(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2) 同本义

遇,逢也。——《说文》

遇主于巷。——《易·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书·序》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夏,公及宋公遇于 清;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3)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4) 遭受

遇人之艰难矣。——《诗·卫风·中谷有蓷》

(5) 又

遇人之不淑矣。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6)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7) 对待、相待

衔恩遇。——《广绝交论》

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9) 抵挡;对付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10)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11) 遇合;投合

王何不与寡人遇。——《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12) 接触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名词

(1) 际遇;机会

百世之良遇也。——三国吴· 韦昭《博弈论》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3) 酬金,薪水 。如:厚遇;遇待(待遇)

(4) 姓

英文翻译

meet, come across, encou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东莞腔] ngi5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gni3 [宝安腔] ngi3 [客英字典] ngi5 [梅县腔]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 潮州话:ng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牛具去聲合口三等ŋĭungyoh/ngiuh
[gu]
部首: 425
笔画: 9
五笔: D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ROK
四角: 486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攴( ),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 同本义

故,使为之也。——《说文》

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传》

则是无故。——《礼记·礼运》

夫有其故。——《国语·楚语》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

(3)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

(4) 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 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5)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6)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7)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8) 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

(10)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 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11) 又如:蹈常袭故;故典(典故);故语(典故成语);故祀(按惯例举行的祭祀);故套(陈规俗套)

(12) 先,祖先 。如:故训(先代留下的法则。古训);故业(指祖上传下的基业);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13) 旧的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4) 又如:吐故纳新

(15) 通“诂”( )。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并作周官解故。——《后汉书·贾逵传》

形容词

(1) 原来。旧时的

故,旧也。——《广韵》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

所谓故国者。——《孟子·梁惠王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故地(旧有的属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旧药方);故吏(原有属吏);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故式(古旧的仪式)

(3) 通“古”( )。时代久远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4)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动词

(1) 死亡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2)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亲或母亲死亡);故鬼(旧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

(3) 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副词

(1) 故意,存心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故故(故意;屡屡;常常);故违(有意违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纵干咎(有意纵容罪犯而触犯法令)

(3) 同“固”,原来,本来

程不识故与 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4) 仍,还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5) 通“胡”( )。何,何故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6) 又如:故为(何故如此)

(1) 因此,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 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世家》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

(2)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代词

〈方〉∶这;那 。如:故歇(这时候);故号(这种);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英文翻译

ancient, old; reason, be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gu3
◎ 客家话:[梅县腔] gu5 [海陆丰腔] gu5 [东莞腔] gu5 [陆丰腔] gu5 [客英字典] gu5 [沙头角腔] gu5 [客语拼音字汇] gu4 [台湾四县腔] gu5 [宝安腔] 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暮去聲開口一等kukoh/k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