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luó ji xué [luo ji xue]
繁体 邏輯學
注音 ㄌㄨㄛˊ ㄐ一ˊ ㄒㄩㄝ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基本的分支是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常用作形式逻辑的同义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曾将逻辑学列为七大基础科学的第二位,仅次于数学。

词语解释

  1. 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旧称论理学、名学。

    黎锦明 《社交问题》:“学了逻辑学的人,十个有九个精于麻雀!”

引证解释

⒈ 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旧称论理学、名学。

黎锦明《社交问题》:“学了逻辑学的人,十个有九个精于麻雀!”

逻辑学的国语词典

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参见「理则学」条。

逻辑学造句

现在是前提的真理,我之前提到过,这些对逻辑学家和你们都不是有趣的东西。
金岳霖是中国杰出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作为中国逻辑学界的第一人,他的逻辑哲学思想具有独到的特点。
在哲学领域,“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在逻辑学领域,“真”则是一个核心概念。
数理逻辑学家宣称,"完美十字"的排列不仅象征着日历中百年一遇的巧合,也是"再生的强大时刻"。
由于布尔代数、集合代数、逻辑学和二进制算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布尔代数的理论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开发研制中举足轻重。
如何使经典数理逻辑柔性化,以包容各种不确定性和演化,是逻辑学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鉴于二者互相支持、互相联系,逻辑学与精神现象学共同构成科学体系现实的、完整的整体。
本文从弗雷格时代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思想开始,论述了弗雷格为了实现把数学建立在逻辑学基础之上的目标,主要所做的三步工作。
语义学的上下义关系涉及逻辑学上的内涵与外延。
在北大,他讲授的主要课目有行为论、论理学、风俗学、相对论、孔德学说、社会主义学说和唯物论等。
本文的标题借用了逻辑学的术语,给其中两个小类复句命名。
之后,美籍逻辑学家歌德尔一阶谓词演算的完备性定理,这标志着现代逻辑基础部分的完成。
我不同意有些人把谦虚列为美德。对逻辑学家来说,一切事物应当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对自己评价过低和夸大自己的才能一样,都是违背真理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私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从现代逻辑学的视野来看,逻辑学从古至今经历着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发展过程。
因为,上帝之玄思的释义乃是在思想中表达其本质:逻辑学包括了一切具有思想形式的思想。
中世纪时期,最早成立的一批大学设置了七门称为“文科七艺”的课程,即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学,几何学,韵律学和天文学。
模态情境语义学是逻辑学家依据情境技术的理论,希望为情境语义学提供的一个统一的数学框架。
传统逻辑学的演绎推理是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之下进行的。
一直到蒯因自然化认识论的提出,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思想都在逻辑学领域占有权威地位。

汉字详情

luó [luo]
部首: 306
笔画: 11
五笔: LQ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WLN
四角: 36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罗声。本义:巡察,巡逻)

(2) 同本义

逻者数十骑。——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逻伺(巡罗侦察);逻弋(巡逻);逻守(巡逻守卫);逻役(巡逻的差役);逻捕(巡察搜捕)

(4) 遮拦

蛛蝥结网工遮逻。——黄庭坚《演雅》

(5) 又如:逻打(拦截殴打);逻送(捕捉解送);逻惹(招惹);逻楂儿(找岔子)

(6) 用同“捋”

又只见那洞外跳出几个小妖,在外边吆吆喝喝,伸拳逻袖,弄棒拈枪,依旧喜喜欢欢耍了。——《西游记》

(7) 又如:逻袖(捋起袖子)

名词

逻卒;巡行兵 。如:逻兵(逻卒,巡逻的士兵);逻骑(巡逻的骑兵)

英文翻译

patrol; inspect; watch; pa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lo6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ji]
部首: 405
笔画: 13
五笔: LKB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QRSJ
四角: 465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泛指车子

辑,车和辑也。——《说文》

辑,合材为车,咸相得谓之辑。——《六书故》

推于御也, 齐辑乎辔衔之际。——《列子·汤问》

(3) 整套书籍、资料等按内容或发表先后次序分成的各个部分 。如:第二辑

动词

(1) 聚集

甲辑而兵聚。——《韩非子·说林》

(2) 又如:辑辑(群集的样子)

(3) 敛,拖着不使脱落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书·舜典》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礼记》

(4) 把各种来源的书面材料或项目经加工汇编成一个文件或一册,汇编成一套文件或丛书

辞之辑也。——《诗·大雅·板》

辑黄花冈烈士事略。——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辑佚书(辑集佚书。又指已经亡佚的古书,被后人从其他各种书籍中收集起来那些引用过的之句,然后尽量按原书整理成一个辑本);辑略(汉刘歆所撰七略之一。是一篇论述当时已出版的群书及学术源流的提要);辑佚(辑录散佚的有关资料);辑刊(编集刻印)

(6) 整修,补合 。如:辑理(料理);辑治(整顿治理);辑褫(辑补修治)

(7) 使安定 。如:辑安(治理安抚);辑定(安抚,平定)

(8) 通“缉”。连缀

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韩非子·外储》

形容词

(1) 和谐,和睦

其天下辑睦。——《左传·襄公十九年》

(2) 又如:辑穆(和睦);辑和(和谐;团结);辑辑(声音柔和。也作“习习”);辑柔(精神安和柔顺)

(3) 引申为安定 。如:辑宁(安宁)

英文翻译

gather up, collect; edit, compi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p1

宋本广韵

xué [xue]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I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ND
四角: 9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名词

(1)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英文翻译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