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迁

zhú qiān [ zhu qian]
繁体 逐遷
注音 ㄓㄨˊ ㄑ一ㄢ

词语释义

放逐贬谪。

词语解释

  1. 放逐贬谪。

    唐 贾岛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诗:“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引证解释

⒈ 放逐贬谪。

唐贾岛《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诗:“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逐迁的网络释义

逐迁

  • zhú qiān ㄓㄨˊ ㄑㄧㄢ
  • 放逐贬谪。
  •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EPI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MSO
    四角: 31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 chuò)。本义:追赶)

    (2)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逐,追也。——《说文》

    丧马勿逐。——《易·暌》

    良马逐。——《易·大畜》

    乘白龟兮逐文鱼。——《楚辞·河伯》

    遂逐齐师。——《左传·左公十年》

    孺卿逐捕。——《汉书·李广苏建传》

    简子怒,驱车逐之。—— 马中锡

    中山狼传》

    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急逐弗失。——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逐逐(追逐;急于得利);逐驾(追随尊驾;跟随君主左右);逐胜(乘胜追击敌人);逐射(骑马追射以赌输赢);逐利(追逐利润);逐兔(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

    (4) 驱逐

    文公逐 卫侯而立 叔武。——《公羊传》

    去年为尔逐黄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唐· 冯著《燕衔泥》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李斯《谏逐客书》

    (5) 又如:逐夫(被拼斥、放逐的人);逐客(驱逐由外国来本国游说或做官的人;指被朝廷贬谪外放的人;赶走来访的客人)

    (6) 放逐;流放

    信非吾罪而弃逐合,何日夜而忘之?——《楚辞·九章·哀郢》

    后先生盖千祀兮,余逐而浮湘。——柳宗元《吊屈原赋》

    (7) 又如:逐迁(放逐贬谪)

    (8) 竞争

    遂于计谋。——《韩非子·五蠹》

    (9) 又如:逐兔(比喻争天下);逐势(竞逐权势);逐走(赛跑);逐争(争夺)

    (10) 追求

    任君逐利轻汇海,莫把风涛似妾轻。——唐· 刘得仁《贾妇怨》

    逐利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1) 又如:逐奇(追求新奇);逐文(追求辞藻文采);逐名趋势(追求名声和权势);逐利(求取好处)

    (12) 流荡

    故《风》之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荀子》

    (13) 随,跟随

    逐流牵荇叶,沿岸摘芦苗。——唐· 储光羲《江南曲》

    凉逐之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4) 又如:逐便(乘便,顺便);逐时(随时);逐队(随众而行);逐群(随群)

    副词

    依次,按顺序 。如:逐步;逐个;逐年;逐日;逐一(一个一个地,逐个);逐句(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逐字(一字一字地)

    英文翻译

    chase, expel; one by on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8 giuk7 lak7 [梅县腔] chuk8 [陆丰腔] chuk8 [客英字典] ch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giuk7 lak7 [宝安腔] cuk8 [东莞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da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driuk/diukɖʰĭuk
    qiān [qian]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TF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J
    四角: 32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辵”表移动。形声字声旁有时有表意作用,此即一例。本义:向高处迁移)

    (2) 同本义

    迁,登也。——《说文》

    迁,徙也。——《尔雅》

    迁,移也。——《广雅》

    既其女迁。——《诗·小雅·巷伯》

    出自幽谷,迁于乔马。——《诗·小雅·伐木》

    (3) 又如:迁莺(指迁升飞翔的黄莺。喻登第)

    (4) 晋升或调动

    帝迁明德。——《诗·大雅·皇矣》

    迁至栘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迁我如振落叶。——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迁淳安知县。——《明史》

    (5) 又如:迁于乔木(比喻升官);迁除(指官吏的升调委派);迁乔(官吏由低职升到高职位);迁封(加封爵位);迁官(晋升官爵)

    (6) 徙居;搬动

    二曰询国迁。——《周礼·小司寇》。注:“谓徒都改邑也。”

    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

    盘庚之迁。——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后序》

    (7) 又如:迁次(移居,迁移);迁幸(旧指天子迁居他处);迁神(移灵,移柩);迁海(从濒海之地向内地迁徙);迁祔(迁徙墓地);迁冗(迁徙逃散);迁京(迁都);迁座(迁移灵座);迁土(迁离乡土);迁宅(犹迁居);迁邻(迁居择邻)

    (8) 变更,变动

    有百世不迁之宗。——《礼记大传》。注:“犹变易也。”

    饬令,则法不迁。——《韩非子·饬令》

    其迁极渐。——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9) 又如:事过境迁;迁正(变异历制);迁易(改变);迁染(人的性情被习俗沾染而有所改变);迁兰变鲍(在无形中渐渐受影响而同化);迁日(更改日期)

    (10) 死亡 。如:迁神(死亡);迁形(死亡);迁徂(离去);迁殂(犹去世);迁神(僧人逝世);迁逝(犹死去;离去)

    (11) 流放;放逐

    怒而迁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唐· 柳宗元《封建论》

    (12) 又如:迁放(流放);迁逐(贬斥放逐);迁窜(迁逐流放)

    (13) 贬谪,降职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14) 又如:迁斥(贬斥,放逐);迁臣(指贬斥远地的官吏);迁削(谪降削职);迁凑(迁就凑合);迁寺(谪降削职)

    (15) 离散

    成而不迁。——《国语·晋语》。注:“离散也。”

    (16) 又如:迁逃(逃走;逃离);迁逝(消逝,流失);迁摇(离散动摇)

    英文翻译

    move, shift, change; transfer; relocate a capital cit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