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

táo wáng [ tao wang]
注音 ㄊㄠˊ ㄨ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逃亡 táowáng

(1) 逃跑在外;出走逃命

become a fugitive;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词语解释

  1. 逃走流亡。

    《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后汉书·皇甫嵩传》:“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旧唐书·窦建德传》:“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 曹靖华 《飞花集·深沪春意浓似酒》:“海边有个 龙寮村 ,解放前有二十九户人家……有的沦为乞丐,有的逃亡他乡。”

  2. 指逃亡的人。

    唐 高适 《遇卢明府有赠》诗:“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元 薛昂夫 《朝天曲》:“一脐然出万民膏,谁把逃亡照?”《英烈传》第二六回:“若 金陵 朱某 ,尤为罪魁;据名都,夺上郡,诱纳逃亡,事难缕悉。”

引证解释

⒈ 逃走流亡。

《管子·轻重乙》:“今发徒隶而作之,则逃亡而不守。”
《后汉书·皇甫嵩传》:“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旧唐书·窦建德传》:“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为逃亡之虏也。”
曹靖华《飞花集·深沪春意浓似酒》:“海边有个龙寮村,解放前有二十九户人家……有的沦为乞丐,有的逃亡他乡。”

⒉ 指逃亡的人。

唐高适《遇卢明府有赠》诗:“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元薛昂夫《朝天曲》:“一脐然出万民膏,谁把逃亡照?”
《英烈传》第二六回:“若金陵朱某,尤为罪魁;据名都,夺上郡,诱纳逃亡,事难缕悉。”

逃亡的国语词典

逃奔出亡。

逃亡的网络释义

逃亡 (2001年孙燕姿演唱歌曲)

  • 《逃亡》是新加坡女歌手孙燕姿于2001.07.09发表的第3张个人专辑《风筝》中第04首歌曲
  • 逃亡 (汉语词语)

  • 逃亡,指逃跑在外;出走逃命。
  • 逃亡的翻译

    英语: to flee, flight (from danger)​, fugitive
    德语: fliehen (V)​
    法语: s'enfuir, s'évader

    逃亡造句

    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我,只是一个乱步与生命旅途中的落魄旅行者!如天空上落寞的飞鸟一样,漫无目的的在自己的旅途上行走着!像一个逃亡者,匆匆的来到一个城市,几天后,又匆匆的离开。
    下雨了,抬头,仰望,雨滴狠狠的砸入眼眶,又逃亡般的飞溅而出。
    人民在战乱之中,被迫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你是青春的过境台风,席卷而来,带我开始一场兵荒马乱的逃亡。
    胜利大逃亡,迷茫的作业。
    战争时期,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很多国人都逃亡到外国去了!
    林回逃亡时,放弃了他家那块价值千金的玉石,只背着儿子及其衣物落荒而走。
    庚子年剿灭拳匪,义和团遭到残酷镇压,许多人都被官府捉去砍了,宋锡朋逃亡在外,做起了土匪草寇,他又聚集了一伙水贼,到天津劫夺盐道船舱里装运的官银。
    且林鸿明财经背景雄厚,如果逃亡,生活必不虞匮乏,若准交保、无法确信能准时到庭,下午裁定羁押禁见。
    本该专注逃亡的加速队员们此刻顾不得危险,集体停留在一家服饰商店里里,抱着一根木筒轮番上前摇一摇,“魔怔”行为让人诧异。
    武馆正门的官兵早就被轰天雷炸乱了营,再加上不知主帅生死,撞上背水一战的扈家好手,被杀的溃不成军,四散逃亡。
    我先祖就是不堪当亡国奴而举家从真定逃亡大宋河南府的。
    东西到手,郭左炅不再勉力支撑在帝鳄口中,借助喷涌的鲜血和声浪胜利大逃亡。
    潼关失守后,安禄山还没有到长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宫嫔哭着散匿逃亡,将相府第之家委弃的宝货不可计数,不逞之徒成群结队争抢财物,一连几日都抢不完。
    的利牙怪兽倒在血泊中,还有三个逃窜的男子;三个男子衣着像是盗匪之流,但行家却看得出他们训练有素,即使是各自逃亡也表现出相当的整齐之势,手中钢刃更是铮亮。
    龚健学前班毕业等待上小学时,因父亲跑路,逃亡在外,一走渺无音讯。
    崔涌违反法院处分规定,显有逃亡之虞,签发拘票,指示调查局台北市调查处人员拘提他到案。
    今年的信贷缩紧,导致了好几起恶性事件,一些企业家迫于资金压力逃亡国外,有的甚至自杀。
    远处汉军军骑追奔逐北,一路掩杀着那些逃亡的休屠王所部。很快,那些人也纷纷下马,解下铠甲,放下军刀,在一片寒光闪闪的军刀下跪了下来。

    汉字详情

    táo [tao]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IQPV
    五行:
    仓颉: YLMO
    四角: 323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 同本义

    逃,亡也。——《说文》

    许由逃之。——《庄子·外物》

    恒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处于逃。——《韩非子·内储说上》

    逃未及远。——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逃闪(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军(军队主将抛下军队独自逃走;逃兵)

    (4) 逃避,回避

    少则能逃之。——《孙子·谋攻》

    今我逃楚, 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左传·襄公十年》

    无所逃于天地间。——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逃税(逃避纳税);逃会;逃债;逃学;逃刑(逃避刑责)

    (6) 藏,隐匿 。如:逃禄(隐居不仕);逃世(避世。隐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隐居不仕);逃山(隐居)

    (7) 离开

    罢锄用又废,恋乡不忍逃。——唐· 司马札《锄草怨》

    (8) 又如:逃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逃徙(离乡逃奔他处居住);逃酒(逃避饮酒,离席先去);逃伍(充军者逃离部伍)

    (9) 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醉中往往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

    (10) 又如:逃禅(违背佛教戒律);逃墨(离弃墨子的学说)

    英文翻译

    escape, flee; abscond, dodg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2 tau2 [陆丰腔] to3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东莞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宝安腔] tau2 [梅县腔]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 潮州话:d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刀平聲開口一等dʰɑudau
    wáng,wú [wang,wu]
    部首: 225
    笔画: 3
    五笔: YNV
    五行:
    仓颉: YV
    四角: 00710

    详细解释

    wáng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4) 死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身在身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长者先亡。——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骂人的话);阵亡(在作战中牺牲);亡醮(为死者设坛祭祷);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殁(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丢失;丧失

    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与人而与人,谓之亡。——《谷梁传·定公八年》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汉· 贾谊《过秦论》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

    诸侯之所亡。——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躯(丧身);亡阙(亡缺。丧失残缺);亡缺(散失残缺);亡家犬(丧家犬);亡书(散失的书籍)

    (8) 灭亡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则。——《韩非子·说难》

    彼固亡国之形也。——《韩非子·初见秦》

    秦饥而宛亡。——《战国策·西周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而待亡。

    (9) 又如:兴亡(兴盛和灭亡);亡破(国破家亡);亡君(亡国之君);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亡征(灭亡的征兆)

    (10) 外出;出门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11) 沉迷于宴饮

    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

    (12) 通“忘”

    曷维其亡?——《诗·邶风·绿衣》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13) 轻视 。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里)

    名词

    (1) 过去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

    (2) 另见

    动词

    (1) 古同“无”

    (2)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唐风·葛生》

    亡则以缁,长半幅。——《仪礼·士丧礼》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且亡罪夷灭。

    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后汉书·列女传》

    (3) 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幸亡阻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亡论长者。

    法令亡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亡何国变。——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另见 wáng

    英文翻译

    death, destroyed; lose, pe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mou4
    ◎ 客家话:[梅县腔] m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客英字典] mong2 [陆丰腔] mong3 [沙头角腔] mong2 [宝安腔]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东莞腔] mong2 [台湾四县腔] mong2
    ◎ 潮州话:bhuang5 bho5 (bûang bô)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ĭwaŋmyang/mvang

    逃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