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究蒂

zhuī gēn jiū dì [ zhui gen jiu di]
注音 ㄓㄨㄟ ㄍㄣ ㄐ一ㄡ ㄉ一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1.见"追根究底"。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八回:“追根究蒂,知道是我们父女所为,便要想替他报仇。”

成语用法

追根究蒂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查根由。

引证解释

⒈ 见“追根究底”。

汉字详情

zhuī,duī [zhui,du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WNNP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RR
四角: 37307

详细解释

zhuī

动词

(1) (本义:追赶)

(2)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追,逐也。——《说文》

以比追胥。——《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

公追戎于济西。——《左传·庄公十八年》

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管子·七臣七主》

追亡逐北。——汉· 贾谊《过秦论》

壶子曰:“追之!” 列子追之不及。——《庄子·应帝王》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汉主追 韩信,苍生起 谢安。—— 唐· 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闻追豫州。——《资治通鉴》

(3) 又

追操至 南郡。

追购又急。——宋· 文天祥《后序》

(4) 又如:穷寇勿追;穷追;猛追;追亡(追逐败亡的人)

(5) 追求;追取

库藏粮饷,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顾侵来肥己买笑追欢,败坏国家许多大事。——《水浒全传》

(6) 又如:追摄(追取);追欠(追缴亏空的款子、拖欠的赋税等);追欢(求欢)

(7) 赶得上;比配

除两税外,不许差役追拢。——《旧唐书·食货志上》

(8) 又如:追匹(比配;匹配);追配(与前人相匹敌,媲美);追扰(追比侵扰)

(9) 追随,紧紧跟随某人

追,隨也。——《方言十二》

其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逐日步气,以追寒暑之序,类其物宜而逆为之备。——唐· 柳宗元《时令论》

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10) 又如:追陶仿谢(追随、仿效陶渊明、谢灵运去过隐居生活)

(11) 回溯;追念;召回

追亨朝亨。——《周礼·司尊彝》。注:“犹追祭迁庙之主。”

盖追先帝。——诸葛亮《出师表》

(12) 又

深追先帝。

因作《谪九年赋》以自广,是岁腊月,诏追。——刘禹锡《问天钧赋序》

(13) 又如:追斋理七(追奠死者);追摄(追念记取);追叹(追溯往事而感叹);追慕(追念仰慕);追摧(追念悲伤);追恨(追溯往事而悔恨)

(14) 补救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书·五子之歌》

是谓追之。——《素问·调经论》。注:“犹補也。”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追受其牒。——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5) 又如:追像(补救);追补(特加补救以往的不足或缺陷);追救(补救);追书(补记)

(16) 追寻

以骥之可以追利避害也。——《韩非子》

(17) 又如:追迹(追寻遗迹);追掩(追踪袭击);追骑(追寻侦察人、事的真象)

(18) 追究

苟有不晓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论衡·问孔》

(19) 又如:追比(定期追究;限期完成);追劾(追究告发以前在职时所犯的罪过)

(20) 送别;告别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诗·周颂·有客》

(21) 又如:追赠(帝王在臣子死后送给他的官爵或称号);追酒(饯行);追饯(追送饯行)

(22) 收缴

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西游记》

(23) 催逼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蚕女》

(24) 又如:追敛(催交租税);追征(催迫征收);追租(催交租税)

du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ursue, chase after; expel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i1 [东莞腔] zui1 [海陆丰腔] chui1 dui1 [客英字典] chui1 [陆丰腔] chui1 [宝安腔] zui1 [客语拼音字汇] dui1 zui1 [梅县腔] zhui1 dui1 [台湾四县腔] zui1 d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隹脂B合平聲合口三等脂Bţwitryi/twy
gēn [ge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AV
四角: 47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艮( 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2)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 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6) 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7)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8) 痼疾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9) 又如:根疵(痼疾)

(10)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11)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12)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 。如:硫酸根;氨根

(13) 延续后代的子孙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14)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动〉?

(1) 植根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 元好问《出京》诗

(2)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3) 杜绝;根除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4) 又如:根株

(5) 根究;追究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 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6)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7) 通“跟” 。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量词

(1) 用于条形物 。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2)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

英文翻译

root, base(d on);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gi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en1 gin1 [宝安腔] gen1 [客语拼音字汇] gen1 gin1 [客英字典] gin1 [海陆丰腔] gin1 gen1 [台湾四县腔] gin1 ge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痕平聲開口一等kənkon
jiū [jiu]
部首: 523
笔画: 7
五笔: P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CKN
四角: 304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九声。本义:穷;尽) 同本义

究,穷也。——《说文》

靡届靡究。——《诗·大雅·荡》

害气将究。——《汉书·食货志》

此告民究也。——《吕氏春秋·任地》

靡届靡究。——《诗·大雅·荡》

害气将究。——《汉书·食货志》

此告民究也。——《吕氏春秋·任地》

必须天道,周旋无究。——《国语》

(2) 又如:究途(走完全部的路程。比喻做事有始有终);究年(终年);究归(终归)

动词

(1) 谋划;研究;探求

究,谋也。——《尔雅》

不舒究之。——《诗·小雅·小弁》

爰究爰度。——《诗·大雅·皇矣》

莫可究详。——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究讨(研究探讨);究理(推求事物的原理);究心(费力;用心钻研);究味(研究体会);究明(研究清楚);究索(研究探索)

(3) 系统调查或追查

是究是图。——《诗·小雅·棠棣》

不究其旧。——唐· 韩愈《原毁》

究其旧。

士之孝曰究,究者,以明审为义。——《孝经·援神契》

究主使者。——《明史》

(4) 又如:究讯(追查审问);究治(追究处治);究审(追究审问);究切(追究责备);究处(追究处分);究询(追究询问);究寻(追查)

(5) 达,贯彻

有擅主之臣,则君令不下究,臣情不上通。——《韩非子》

副词

毕竟,到底

其究安宅。——《诗·小雅·鸿雁》

独见环儿仍是先前,究不甚钟爱。——《红楼梦》

寒家在此虽住了三代,究系寄居,亲友甚少。——《镜花缘》

百姓究何辜。——《广东军务记》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u5 kiu5 [东莞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梅县腔] giu5 [海陆丰腔] giu5 kiu6 [陆丰腔] giu5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iuh/kiowkĭəu
[di]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UP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YB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帝声。本义: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

(2) 同本义 。如:瓜熟蒂落;并蒂莲

(3) 引申为末尾 。如:烟蒂;扫清蒂欠;蒂钟(兵器,有花蒂形把子的钟);蒂贝(拖欠;欠债)

英文翻译

peduncle or stem of pl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d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i5 di5 [客语拼音字汇] di4 [客英字典] di5 [梅县腔] ni5 di5 [海陆丰腔] ni5 di5 [宝安腔] di5 li5
◎ 潮州话:d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eh/teytiei

追根究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