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战

zhuī jī zhàn [zhui ji zhan]

词语释义

追歼退却之敌的战斗。

汉字详情

zhuī,duī [zhui,du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WNNP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RR
四角: 37307

详细解释

zhuī

动词

(1) (本义:追赶)

(2)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追,逐也。——《说文》

以比追胥。——《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

公追戎于济西。——《左传·庄公十八年》

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管子·七臣七主》

追亡逐北。——汉· 贾谊《过秦论》

壶子曰:“追之!” 列子追之不及。——《庄子·应帝王》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汉主追 韩信,苍生起 谢安。—— 唐· 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闻追豫州。——《资治通鉴》

(3) 又

追操至 南郡。

追购又急。——宋· 文天祥《后序》

(4) 又如:穷寇勿追;穷追;猛追;追亡(追逐败亡的人)

(5) 追求;追取

库藏粮饷,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顾侵来肥己买笑追欢,败坏国家许多大事。——《水浒全传》

(6) 又如:追摄(追取);追欠(追缴亏空的款子、拖欠的赋税等);追欢(求欢)

(7) 赶得上;比配

除两税外,不许差役追拢。——《旧唐书·食货志上》

(8) 又如:追匹(比配;匹配);追配(与前人相匹敌,媲美);追扰(追比侵扰)

(9) 追随,紧紧跟随某人

追,隨也。——《方言十二》

其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逐日步气,以追寒暑之序,类其物宜而逆为之备。——唐· 柳宗元《时令论》

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10) 又如:追陶仿谢(追随、仿效陶渊明、谢灵运去过隐居生活)

(11) 回溯;追念;召回

追亨朝亨。——《周礼·司尊彝》。注:“犹追祭迁庙之主。”

盖追先帝。——诸葛亮《出师表》

(12) 又

深追先帝。

因作《谪九年赋》以自广,是岁腊月,诏追。——刘禹锡《问天钧赋序》

(13) 又如:追斋理七(追奠死者);追摄(追念记取);追叹(追溯往事而感叹);追慕(追念仰慕);追摧(追念悲伤);追恨(追溯往事而悔恨)

(14) 补救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书·五子之歌》

是谓追之。——《素问·调经论》。注:“犹補也。”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追受其牒。——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5) 又如:追像(补救);追补(特加补救以往的不足或缺陷);追救(补救);追书(补记)

(16) 追寻

以骥之可以追利避害也。——《韩非子》

(17) 又如:追迹(追寻遗迹);追掩(追踪袭击);追骑(追寻侦察人、事的真象)

(18) 追究

苟有不晓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论衡·问孔》

(19) 又如:追比(定期追究;限期完成);追劾(追究告发以前在职时所犯的罪过)

(20) 送别;告别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诗·周颂·有客》

(21) 又如:追赠(帝王在臣子死后送给他的官爵或称号);追酒(饯行);追饯(追送饯行)

(22) 收缴

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西游记》

(23) 催逼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蚕女》

(24) 又如:追敛(催交租税);追征(催迫征收);追租(催交租税)

du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ursue, chase after; expel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i1 [东莞腔] zui1 [海陆丰腔] chui1 dui1 [客英字典] chui1 [陆丰腔] chui1 [宝安腔] zui1 [客语拼音字汇] dui1 zui1 [梅县腔] zhui1 dui1 [台湾四县腔] zui1 d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隹脂B合平聲合口三等脂Bţwitryi/twy
[ji]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F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U
四角: 5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毄( )声。本义:敲击,敲打)

(2) 同本义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3)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4) 攻击;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6) 碰撞;接触

齐吴傍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击毂摩肩(车碰轮,人摩肩。比喻拥挤,热闹);击冲(撞击);撞击(运动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8) 杀;搏杀

入水击蛟。——《世说新语·自新》

数击杀响马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奋椎左右击。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9) 如:击斩(斩杀);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宋本广韵

zhàn [zhan]
部首: 412
笔画: 9
五笔: HKA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RI
四角: 236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 同本义

战,斗也。——《说文》

皆陈曰战。——《左传·庄公十一年》

春秋敌者言战。——《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我战时袍。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技击利巷战。——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普法交战图。——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征战(出征作战);战阀(战功);战垒(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4) 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龙战于野。——《易·坤》

下骑搏战。——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文战;酒战;西瓜战

(6) 后作“颤”。发抖

战栗,惧也。——《尔雅·释诂》

股战而栗。——《汉书·高五王传》

使民战栗。——《论语·八佾》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战欣欣(战兢兢);战钦钦(战兢兢);战笃索(战抖);战笃速(战抖);战都速(战抖);战恐(恐惧发抖);战动(颤动;抖动);战悸(惶恐发抖)

名词

(1) 战争;战事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

普法之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战史(记载战争情况的史书或文章);战多(战功);战征(征战;战争);战讯(战事的消息);战道(战争的规律或法则)

(3) 姓

英文翻译

war, fighting, ba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