迍阨

zhūn è [ zhun e]
注音 ㄓㄨㄣ ㄜˋ

词语释义

1.亦作"迍阨"。 2.灾难;挫折。

词语解释

  1. 见“ 迍厄 ”。

引证解释

⒈ 见“迍厄”。

汉字详情

zhūn [zhu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GBNP
仓颉: YPU
四角: 353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行走艰难的样子

今子振衣去,焉能久迍羁?——宋· 梅尧臣《送崔秀才》

(2) 又如:迍邅(难行的样子);迍蹇(难行的样子);迍踬(行路艰难)

(3) 徘徊迟疑

唯有季布、 钟离末,火炙油煎未是迍。——《敦煌变文集》

(4) 又如:迍滞(滞留)

(5) 困顿

剖腹丹心成往事,割胎民妇又遇迍。——《封神演义》

(6) 又如:迍邅(困顿失意,身处逆境);迍迍(艰难,不顺利);迍贱(困顿卑贱);迍穷(困顿)

名词

灾难,祸殃 。如:迍厄(灾难;挫折);迍难(祸乱;灾难);迍殃(灾祸);迍灾(灾难)

英文翻译

falter, hesi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n2 [客英字典] zhun1 [梅县腔] tun2 [台湾四县腔] zun2
◎ 潮州话:多温3(敦)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綸平聲合口三等ţĭuĕntryn/tvin
è [e]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DBN
五行:
仓颉: NLMSU
四角: 71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通“隘”

(2) 窄,小

穷闾阨巷。——《庄子·列御寇》

彼徒我车,所遇又阨。——《左传·昭公元年》

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孙子·地形》

(3) 困厄;困窘

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列子·汤问》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楚辞·屈原·远游》

其生民也陋阨。——《汉书·刑法志》

邦有湫阨而踡跼。——左思《吴都赋》

优贤不逮谓之宽,反宽为阨。——《贾子道术》。

(4) 又如:阨穷(困厄穷迫);阨急(困厄急迫);阨窘(危厄困窘);阨难(灾难)

英文翻译

in distress; adverse; strategic; (Cant.) to swindle

方言集汇

◎ 粤语:ak1 nga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台湾四县腔] ak7 [梅县腔] ak7 [宝安腔] ak7
◎ 潮州话: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qrek/aekʔæk

迍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