辔衔

pèi xián [ pei xian]
繁体 轡銜
注音 ㄆㄟˋ ㄒ一ㄢˊ

词语释义

1.亦作"辔■"。 2.御马的缰绳和嚼子。

词语解释

  1. 御马的缰绳和嚼子。

    《列子·汤问》:“推於御也,齐辑乎轡衔之际,而急缓乎脣吻之和。”《楚辞·九章·惜往日》:“乘騏驥而驰骋兮,无轡衘而自载。” 朱熹 集注:“轡,马韁;衘,马勒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故轡衔不飭,虽 王良 不能以致远。”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子当御,正子之轡衔耳。”

引证解释

⒈ 御马的缰绳和嚼子。

《列子·汤问》:“推於御也,齐辑乎轡衔之际,而急缓乎脣吻之和。”
《楚辞·九章·惜往日》:“乘騏驥而驰骋兮,无轡衘而自载。”
朱熹集注:“轡,马韁;衘,马勒也。”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轡衔不飭,虽王良不能以致远。”
汉刘向《说苑·善说》:“子当御,正子之轡衔耳。”

辔衔的国语词典

控制马匹的缰绳和衔勒。

辔衔的网络释义

辔衔

  • 辔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èi xián,是指御马的缰绳和嚼子。
  • 汉字详情

    pèi [pei]
    部首: 405
    笔画: 13
    五笔: XLXK
    五行:
    仓颉: VMR
    四角: 22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 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2) 同本义

    辔,马縻也。——《说文》

    执辔如组。——《诗·邶风·简兮》

    执策分辔。——《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或揽辔寒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辔勒(控制马的缰绳和口勒);辔衔(马缰绳和马嚼子);辔策(御马的缰绳和马鞭);辔靷(御马的缰绳和引车前行的皮带)

    (4) 借指马 。如:辔兜(马的头盔)

    (5) 牵;驾驭 。如:辔马(牵马;驭马)

    (6) 喻法令 。从辔(遵循法令)

    英文翻译

    bridle of horse, reins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xián [xian]
    部首: 303
    笔画: 11
    五笔: TQ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OP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口含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衔之次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衔远山。——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文翻译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宋本广韵

    辔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