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典

qīng diǎn [ qing dian]
繁体 輕典
注音 ㄑ一ㄥ ㄉ一ㄢˇ

词语释义

1.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词语解释

  1. 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孙诒让 正义:“此言国既新定,其民素未习於教令,不可骤相督禁,故用轻法,以使之渐化也。”《北史·苏威传》:“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帝悉从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冤狱》:“而 张国维 终於论戍,一时以为纵,或谓 张 弁有大力结强援,得丽轻典云。”

引证解释

⒈ 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周礼·秋官·大司寇》:“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
孙诒让正义:“此言国既新定,其民素未习於教令,不可骤相督禁,故用轻法,以使之渐化也。”
《北史·苏威传》:“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帝悉从之。”
明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冤狱》:“而张国维终於论戍,一时以为纵,或谓张弁有大力结强援,得丽轻典云。”

轻典的网络释义

轻典

  • 轻典,拼音qīng diǎn,出自《周礼·秋官·大司寇》,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C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NOM
    四角: 475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车名)

    (2) 轻车

    轻,轻车也。——《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

    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周礼·车仆》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战国策·齐策》

    (3) 轻工业的简称 。如:均衡发展农、轻、重

    (4)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形〉?

    (1)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轻重同。——《孟子》。注:“谓斤两。”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又如:轻单(单薄);轻省(负担轻,不费力);轻肥(穿轻裘,乘肥马。比喻显贵的人或豪奢的生活);轻狐(轻暖的狐裘)

    (3) 微小

    有轻罪者,赎以金分。——《淮南子·泛论》

    无势之谓轻。——《韩非子·解老》

    轻者无罪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轻小(细小);轻文(微小的水波);轻汗(些微的汗);轻雨(小雨)

    (5) 轻快,轻便

    师轻而骄。——《国语·周语》。注:“谓超乘也。”

    轻锐僄狡。——张衡《西京赋》。注:“谓便利。”

    舟遥遥以轻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轻捷善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轻敲(轻便。敲:作“巧”);轻甲(较为轻便的盔甲战衣);轻帆(即轻舟);轻车(轻便的车子);轻劲(轻快有力);轻弓(轻便的弓);轻舫(轻航。犹轻舟);轻航(轻快的船)

    (7) 轻率,不稳重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左传》

    轻辞古之天子。——《韩非子·五蠹》

    轻辞天子。

    敢以轻心。——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不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轻造(冒然造访);轻快(轻率;不慎重);轻乔(轻浮);轻躁(轻率急躁);轻行(举止轻浮不庄重);轻侠(轻举妄动的人)

    (9) 宽松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10) 又如:轻吉列(轻急力。轻轻的,轻易的);轻省(舒服)

    (11) 不贵重;贱

    钱益多而轻。——《汉书·食货志》。注:“贱也。”

    辨轻重。——《荀子·富国》。注:“谓尊卑。”

    (12) 又如:轻鲜(微薄的情意);轻微(菲薄);轻鄙(微贱)

    (13) 轻佻

    (14) 又如:轻狂百势(轻佻狂放,不拘形骸);轻薄子(轻佻浮浪的人);轻隽(轻佻俊逸);轻薄脂粉(轻浮放荡的女子);轻轻试试(妖艳的样子)

    (15) 微弱,淡薄 。如:轻日(淡微的日光);轻妆(女子淡妆);轻红(淡红);轻弱(薄弱,单薄)

    (16) 轻轻地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动词

    (1) 轻视;不重视

    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公子纵轻胜。——《史记·魏公子列传》

    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轻之而屑间焉。——清· 刘开《问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年轻少。—— 唐· 李白《上李邕》

    (2) 又如:轻人轻己(轻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轻觑(轻视;鄙薄);轻意(轻慢;简慢);轻量(轻视);轻亵(轻慢;不敬);轻倨(傲慢无礼);轻易(轻视;不尊重);轻渎(轻慢冒犯);轻利(轻视名利)

    (3) 使轻;减少

    而不明世俗之变,不察治民之情,故多赏以致刑,轻刑以去赏。——《商君书》

    今欲广开田业,轻其赋税。——《三国志》

    (4) 又如:轻薄(减轻;减免);轻约(减少,减省);轻弱(削弱);轻权(谓权力削弱)

    (5) 宽大;宽容

    古之君子…其待人也轻以约。——唐· 韩愈《原毁》

    轻以约乎。

    (6) 又如:轻贷(轻饶;从轻发落);轻过(轻恕其罪过);轻假(宽容)

    英文翻译

    light; easy, simple; gentle

    方言集汇

    ◎ 粤语:heng1 hing1

    宋本广韵

    diǎn [dian]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MAW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C
    四角: 55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 同本义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尔雅·释言》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

    (4)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

    (5) 法律;法规

    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

    (6)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

    (7)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

    (8)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9)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

    动词

    (1) 主持;主管

    命汝典乐。——《书·尧典》

    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

    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

    (2)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

    (3)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

    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

    (4)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

    形容词

    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英文翻译

    law, canon; documentation; classic, scri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n3 [东莞腔] den3 [客英字典] dien3 [宝安腔] den3 [梅县腔] dien3 [海陆丰腔]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台湾四县腔] dien3 [陆丰腔] t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殄先開上聲開口四等tenx/teentʰ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