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佃

qǐng diàn [ qing dian]
繁体 請佃
注音 ㄑ一ㄥˇ ㄉ一ㄢˋ

词语释义

1.接受﹔承受。

词语解释

  1. 接受;承受。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你这眼前厌倦物件,分付与他别人请佃。”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撇下了砧刀活计,待请佃你个药葫芦。”《雍熙乐府·粉蝶儿·苏武牧羊》:“则俺昇霞去的 武帝 ,撇下禁苑, 汉 社稷谁请佃。”

引证解释

⒈ 接受;承受。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把你这眼前厌倦物件,分付与他别人请佃。”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撇下了砧刀活计,待请佃你个药葫芦。”
《雍熙乐府·粉蝶儿·苏武牧羊》:“则俺昇霞去的武帝,撇下禁苑, 汉社稷谁请佃。”

请佃的国语词典

承租。多引申指接受。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把你这眼前厌倦物件,分付与他别人请佃。」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二折》:「似这骊后定计,国舅铺谋,暗存著燕侣莺俦。可持请佃他凤阁龙楼。」也作「请奠」。

请佃的网络释义

请佃

  • 请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ǐng diàn ,是指接受;承受。
  • 汉字详情

    qǐng [qing]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GEG
    五行:
    吉凶:
    仓颉: IVQMB
    四角: 35727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英文翻译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2

    宋本广韵

    diàn,tián [dian,tian]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LG
    五行:
    仓颉: OW
    四角: 26200

    详细解释

    diàn

    动词

    (1) (形声。从人,田声。“田”又兼表字义。①( tián)本义:耕种土地 ②引申义:租种田地)

    (2) 同引申义,也指向地主或在古代向官府租种土地 。如:承佃(旧社会农民被迫向地主租种土地);佃人(租种官府或地主田地的农民)

    (3) 〈方〉∶租借;租赁 。如:佃屋;佃铺面

    (4) 通“畋( tián)”。畋猎,猎取禽兽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则又成王之所佃。——《诗·小雅·信南山》笺

    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潜夫论·贤难》

    名词

    (1) 佃户;向地主租地的农户 。如:东佃(地主和佃户的合称)

    (2) 田租 。如:佃科(官田收租的章程)

    (3) 契约 。如:撤佃,退佃(地主收回租给农民的土地)

    (4) 另见 tián

    tián

    动词

    (1) (形声。从人,田声。本义:耕作)

    (2) 同本义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诗·小雅·信南山》

    即上言方佃作诗。——《汉书·韩安国传》

    (3) 又如:佃作(从事耕作);佃具(耕具,农具);佃器(农具)

    (4) 打猎

    以佃以渔。——《易·系辞下》

    齐侯至自佃。——《左传·昭公二十年》

    (5) 又如:佃渔(猎兽和捕鱼)

    (6) 另见 diàn

    英文翻译

    tenant farmer; be a tenant farm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tin4
    ◎ 客家话:[东莞腔] ten3 [梅县腔]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客英字典] tien5 [宝安腔] ten3 [海陆丰腔] tien6
    ◎ 潮州话:doiⁿ6 [揭阳、潮阳]daiⁿ6 ,tiang5 [潮州]ti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年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n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