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口贸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香港丝绸贸易的优势与特点表现在丝绸转口贸易与进口加工方面,其本身的市场容量有限。
2、减去产品进口差不多就剩转口贸易额了,净出口额占到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3、随着内地对外丝绸直接贸易的增加,香港在丝绸转口贸易上的重要性将逐渐下降。
4、有关转口贸易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5、由于受中国紧缩措施影响的产品,大部分均不经香港交易,因此这些措施对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转口贸易不致有重大影响。
6、当时的香港受英国管制,所以同样需采取这项措施,结果,香港和内地的转口贸易受到很大的冲击。
7、因此,应尽量减少转口贸易,提倡大力拓展直接远洋贸易。
8、从统计方法、转口贸易等角度并结合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检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贸易顺差确实存在虚高成分。
9、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皮革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贸易结构发生明显转变,转口贸易占绝对优势。
10、但从我国的贸易构成分析,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港澳进行转口贸易,弊端不少。
11、此外,香港也是个转口港,处理大量转口贸易。
12、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与保税区内其他企业的贸易活动以及代理业务;
13、公司接受各类商品进出口代理业务;经营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
14、第二种类型为“转口贸易型”,以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为代表。
15、俄方政府同意了对巴基斯坦的引擎转口贸易,因为俄方在那里没有市场份额。
16、船务,大学国际贸易或相关专业学位,精通英语,3年转口贸易和船务经验,熟悉海关条例。
17、传统的转口贸易,香港至今挑着重重的担子。
18、任何企业不得进行废物的转口贸易。
19、在这个区域性贸易圈中,具有不自主性、转口贸易、畸形鸦片过境贸易和贸易量偏低等特点。
20、第六条区内不得经营商业零售、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及其他与加工区无关的业务。
21、报道还援引吉拉尼的话说:“巴基斯坦已经同阿富汗签署了转口贸易协议,我们将努力与中亚国家拓展贸易。”
22、200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和美国占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半壁江山”。
23、着重分析开埠后九江洋货土货贸易特征和转口贸易情形,并对主要货物进出口贸易兴衰的过程作简要阐述与分析。
24、美国和新兴市场的消费品、资本品、大宗商品以及用于转口贸易的半成品的进口将因而放缓。
25、扣除途经香港的转口贸易,目前对美出口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已经由1999年的34%降至25%。
26、公司有色业务主要从事铜、铝、锌、镍的转口和一般贸易。
27、香港继续发展,成为邻近地区的转口港,与中国的贸易也不断增长。
28、香港则成为内地最重要的金融集资中心,贸易中心和运输转口中心。
转口贸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uǎn
动词
(1)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2) 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3)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转毂(转运货物的车子)
(4) 回还,转动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唐· 李颀《别梁锽》
(5) 又如:转盼(转动眼珠);转眄(转动眼珠);转规(像圆规旋转一样,比喻一往无阻);转侧(在床上转动身体)
(6) 指情况的变化、改变
兵生于治而异,俗生于法而万转。——《商君书·立本》。高亨注译:“万转,万变。指风俗多变化,有好有坏。”
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唐· 裴度《中书即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晏传》
(7) 又如:转靶子(改变主意);转角头(转弯处);转日回天(形容力量大,能扭转很难挽回的局面)
(8) 转移,辗转
转送其家。——《汉书·高帝纪上》
浊之则郁而无转。——《淮南子·泛论》
转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转而缘南晦。——汉· 贾谊《论积贮疏》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9) 丢弃
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淮南子》
(10) 又如:转尸(人死而不能葬,尸体弃于沟中);转死(弃尸);转尸沟壑(弃尸于山沟水渠)
(11) 迁官转任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世说新语·方正》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 汉中太守。——《晋书》
(12) 又如: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13) 掉转;转向
东亭转卧向壁。——《世说新语·品藻》
转头向户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童自转。——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云何裁转背,便卖恶于人?——《宋书·蔡廓传》
若夫转身易位,全众传国,最其病也。——《韩非子·说疑》
转视积薪后。——《聊斋志异·狼三则》
(14) 又如:转步(改变走向);转舵(转动船舵,以改变航向;比喻转变方向)
(15) 移动;迁徙
盤石无转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转入石门。——《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16) 又如:转手(移动手臂);转居(移居)
(17) 离去,离开
衙门无事,相公且转厅。——马致远《大妇小妻还牢末杂剧》
(18) 摇动;飘荡
光风转蕙,泛崇兰兮。——《楚辞·招魂》
四角龙子帆,婀娜随风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 又如:转蓬身(比喻到处飘泊的人);转磷(飘忽不定的磷火);转烛(风摇烛火。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转萍(比喻飘泊不定)
(20) 避
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管子》
(21) 缠绕
以红绡转其头。——《席上腐谈》
(22) 又如:转踅(回旋缠绕)
(23) 卖
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儒林外史》
(24) 又如:转物(买卖货物);转肩(一种不正当的买卖。高价赊入,低价卖出);转货(做买卖);转卖(把买进的东西再卖出去)
(25) 诵 ;念
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段成式《酉阳杂俎》
三藏转咒,震舌呼祝。——《太平广记》引《宣室志》
(26) 又如:转经(诵经);转读(诵读佛经)
(27) 曲折,盘曲
千岩万转。——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量词。等于说“次”。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29) 另见
zhuàn
动词
(1) 旋转;打转
峰回路转。——《醉翁亭记》
下者飘转。——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转丸(转动的弹丸。比喻升降沉浮不定);转灯(走马灯);机器转子团团转;砂轮转得快;地球绕着太阳转
(3) 绕过
由千佛山脚下往东,转过山坡,竟向南去。——《老残游记》
(4) 迷路或迷失方向 。如:晕头转向
(5) 转悠
公园关了门,只好去转文殊院。——《大波》
(6) 通“啭”。鸟鸣,蝉鸣
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量词
(1) 旋转的一整圈 。如:每分钟3600转
(2) 次;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 又
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转,铁石的心也变软。——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4) 又如:下转(下次;下一回)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口 | 苦后 | 溪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kʰəu | khux/qo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卯(
)声。从贝,与财物有关。本义:交换财物,交易)(2) 同本义
贸,易财也。——《说文》
贸,市也。——《尔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氓》。传:“买也。”
工商贸贩于道。——《晋书·苻坚载记》
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柳宗元《永州八记》
予贸得其一。——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以臣等贸马;贸籴(买进粮食);贸迁(贩运买卖);贸载(指贩运货物的车子);贸买(购买);贸售(贩卖,出售);贸货(买卖货物);贸贩(贩卖)
(4) 改变
男女贸功以长生。——《吕氏春秋·上农》。注:“易也。”
古今一揆,先后不贸,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吴质《在元城与魏公子笺》
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史通·因习》
(5) 又如:贸名(改变名称的含义);贸理(事情的道理或规则有所改变);贸换(交换);贸位(变动位置);贸功(换工)
(6) 买 。如:贸首(悬赏买头。比喻双方积怨很深。都想要对方的性命)
形容词
(1) 杂乱 。如:贸乱(混乱);贸贸(纷乱的样子)
(2) 蒙昧不明。轻率,冒冒失失
贸贸然来。——《礼记·檀弓下》。注:“贸贸,目不明貌。”
(3) 又如:贸贸然(冒失;轻率);贸贸(形容轻率,考虑不周;眼睛看不清楚的样子);贸然(轻率的样子)
(4) 通“侔”。相等
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商君书·开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mong3(mòng) [揭阳、潮阳]mou3(m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