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拟〉机器、车轮等发出的声音。
[ yà yà ] :
〈拟〉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难出貌。《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 吕延济 注:“轧轧,难进也。” 宋 欧阳修 《谢景山遗古砚歌》:“有时属思欲飞洒,意绪轧轧难抽繰。”
引证解释
⒈ 难出貌。
引《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
《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
吕延济注:“轧轧,难进也。”
宋欧阳修《谢景山遗古砚歌》:“有时属思欲飞洒,意绪轧轧难抽繰。”
⒉ 杂沓,烦扰。
引唐罗隐《自贻》诗:“汉武巡游虚轧轧, 秦皇吞併谩驱驱。”
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强为短篇答高谊,鄙事轧轧空自挠。”
宋范成大《问天医赋》:“群居之中,轧轧厌厌;狎臣者嘲,疏臣者嫌。”
⒊ 口吃貌。
引唐陆龟蒙《送豆卢处士谒宋丞相序》:“晚得文中子王先生《中説》,又知其书与《法言》相类。道之始塞而终通, 子云轧轧,不足当也。”
⒋ 象声词。
引唐许浑《旅怀》诗:“征车何轧轧,南北极天涯。”
宋柳永《采莲令》词:“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妇人﹞耳朵里却听得轧轧的櫓声。”
曹禺《原野》序幕:“忽然远处一列火车驶来,轮声轧轧,响着汽笛。”
轧轧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1) 形容车行声。宋.刘克庄〈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2) 形容纺织机的声音。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3) 形容船橹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妇人不见凤四老爹解衣,耳朵里却听得轧轧的橹声。」(4) 形容飞机的响声。
轧轧的网络释义
轧轧 (汉语象声词)
轧轧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á
动词
(1) 〈方〉
(2) 挤入;拥挤 。如:轧不上去;车上很轧;轧米(方言。在拥挤的情况下争购食米)
(3) 结交 。如:轧朋友(结交朋友)
(4) 核查 。如:账轧不平;轧账(核算查对账目)
(5) 象声词。如:轧拉(形容物体摩擦或受压力后而发出的声音)
(6) 另见
(轧钢;轧辊)yà
动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辗压)
(2) 同本义
轧,辗也。——《说文》
罪小者轧。——《史记·匈奴传》。汉书注:“辗辗其骨节。若今之压踝者。”
鳃鳃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汉书·刑法志》
(3) 又如:把路面轧一下
(4) 排挤,倾轧
名也者,相轧也。——《庄子·人间世》
(5) 压倒,胜过 。如:轧窒(压制阻碍)
(6) 委曲
轧,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九年》。注:“谓委曲也。”
(7) 又如:轧辞(委曲之辞)
(1) 一种嘈杂声 。如:轧轧(车行的声音;摇桨的声音);轧然(形容物之间相磨擦发出的声音)
(2) 另见
(方言); (轧钢;轧辊)zhá
动词
(1) 把金属坯压成一定形状 。如:轧钢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á
动词
(1) 〈方〉
(2) 挤入;拥挤 。如:轧不上去;车上很轧;轧米(方言。在拥挤的情况下争购食米)
(3) 结交 。如:轧朋友(结交朋友)
(4) 核查 。如:账轧不平;轧账(核算查对账目)
(5) 象声词。如:轧拉(形容物体摩擦或受压力后而发出的声音)
(6) 另见
(轧钢;轧辊)yà
动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辗压)
(2) 同本义
轧,辗也。——《说文》
罪小者轧。——《史记·匈奴传》。汉书注:“辗辗其骨节。若今之压踝者。”
鳃鳃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汉书·刑法志》
(3) 又如:把路面轧一下
(4) 排挤,倾轧
名也者,相轧也。——《庄子·人间世》
(5) 压倒,胜过 。如:轧窒(压制阻碍)
(6) 委曲
轧,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九年》。注:“谓委曲也。”
(7) 又如:轧辞(委曲之辞)
(1) 一种嘈杂声 。如:轧轧(车行的声音;摇桨的声音);轧然(形容物之间相磨擦发出的声音)
(2) 另见
(方言); (轧钢;轧辊)zhá
动词
(1) 把金属坯压成一定形状 。如:轧钢
(2) 另见
英文翻译